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9版:钱经
3  4  
PDF 版
· 央行黄金储备盈利几何
· 通用汽车正在走向破产
· 来自挪威的一堂经济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央行黄金储备盈利几何
估计6年净利超40亿美元
刘琳
  近期,中国的黄金收储情况已经成为国际黄金市场的“关键词”。

  4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表示,从2003年到2009年,我国大幅增持黄金,持有量从600吨增至1054吨,增幅达到75%。对此,黄金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按照美元计价,我国黄金储备资产升值可能高达4倍多,在此期间增持的黄金已净赚超过40亿美元。

  盈利40多亿美元

  “按照央行的信息,近6年来采取了逐步增持的方式。那么平均来看,截至去年年底,央行每增持1盎司黄金,平均可赚大约300美元。”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贵金属分析师蒋舒对记者表示,“454吨的黄金增持量,使央行在过去6年净赚超过40亿美元。”而从资产规模上看,蒋舒指出,我国央行持有的黄金资产以美元计价,在最近6年内已经升值4倍有余。

  据蒋舒介绍,国际金价在2003年到2008年的日均价为560美元每盎司,而到了2008年,国际黄金市场价格已经升至856美元每盎司。

  此前,央行对黄金增持的情况鲜有披露。而今年4月份,外管局局长胡晓炼近6年来首次披露了央行增持黄金的总量。“这为国际黄金市场打开了想象空间。”蒋舒表示,“1054吨的黄金储备,已经超出了日本,据我测算约占全球官方黄金储量的3.88%。”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了黄金持有“大户”欧洲各国央行近年的资产概况。由于卖价较低,欧洲央行近10年在出售黄金储备的过程中,可能因此少赚高达400亿美元。

  大幅升值从何而来?

  国际黄金价格从2003年到2008年的大幅提高是造成我国黄金资产升值的原因之一。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国不同于他国的黄金购入来源,也是保持黄金资产增值的另一原因。

  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何志成表示,我国黄金自产量为每年200多吨,居民手中的黄金占比也较大,超过欧美国家。这两个渠道是央行目前增持黄金的主要来源。

  “目前,央行收购黄金企业原金的价格大约为每吨10万元,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何志成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内外金价的差价,为黄金储备升值创造了更大空间。”

  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黄金产量288吨,同比增长4.26%,再创历史新高,并保持世界第一。同时,2008年我国黄金市场日均交易量名列全球第五,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黄金市场之一。此外,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数据还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已累计生产黄金67.2吨,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81%。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就曾指出,2009年黄金行业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黄金产量290吨,新增黄金储量800吨。

  未来不会大量增持

  虽然我国在过去6年买黄金已经大赚一笔,但是市场上对我国是否应该继续增持黄金的看法却莫衷一是。

  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山恩表示:“(这一占比)多年来一直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而欧洲国家虽然在减持黄金,但他们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仍然高达15%。”

  一方面是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却是黄金储备占外储比例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一现象更加引发市场对决策当局是否会继续大幅增持黄金的猜测。

  另一个信号则来自近日外管局的一项声明。胡晓炼最近在伦敦表示,未来我国将定期公布黄金储备情况。

  蒋舒认为,我国将定期公布黄金储备情况的决定,已经向市场透露出信号,即我国未来不会大幅增持黄金。

  “将继续采取小额逐步增持的策略。”蒋舒表示,“预计未来每年的增持量将维持在70~80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原国家外管局官员陈炳才则指出,当下国际金价已经达到相对高位,增值价值已经不大。“另外,黄金的流动性相对于美元、欧元都比较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持有现汇储备的国家而言,没必要增持那么多黄金。”陈炳才表示。

  当然,市场上也有声音认为我国应大幅增加黄金储备比例。刘山恩就对记者表示,黄金储备对我国的意义,远不止于投资价值。“买黄金等于买保险,这对平衡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非常重要。相对于巨额外汇储备,我国黄金储备的比例应该达到3%~6%。总量上应该突破2000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钱经 B0009 央行黄金储备盈利几何 刘琳 2009-5-16 钱江晚报b00092009-05-1600017;钱江晚报b00092009-05-1600019;钱江晚报b00092009-05-1600020;钱江晚报b00092009-05-16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