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杭州新闻·热线
3  4  
PDF 版
· 此陈国太还真像彼陈国太
· 口令喊完了
他们还迟迟不“松口”
· 宝贝,你们就快听见了
· 粽子高手
3分钟包了11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此陈国太还真像彼陈国太
“真凶”落网,吃过两次误伤的他终获清白
本报记者 陈伟利 本报通讯员 周瑾
  还记得那个叫陈国太的杭州人吗?16年来,因为跟他同名的人尽干坏事,他两次被警察带到局里“协助调查”(本报5月3日A4版曾作报道)。

  昨天,住在杭州枫华府第的陈国太终于洗清了冤枉,真正干坏事的陈国太抓到了,他是上虞东关人。为此,江苏省仪征公安局两次上门,向吃了误伤的陈国太道歉。

  涉嫌倒卖文物,要拘留这位“陈国太”

  昨天,江苏省仪征公安局跟记者讲述了错抓“陈国太”的经过。

  今年3月份,仪征市发生了一起盗窃古墓案,被盗的是江都王刘非的墓地,属国家重点文物。案件发生后,江苏省公安厅领导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警力,要求快速破案。

  “我们努力了很久,抓住了十几名犯罪嫌疑人。据一名倒卖文物贩子交代,他把手中的七八件文物卖给了杭州的陈国太。”杨警官说,他们从公安系统上检索,找到浙江共有两个“陈国太”,籍贯都是绍兴。他们将两个“陈国太”的照片分别让嫌疑人指认,嫌疑人认定目前住在杭州的陈国太跟他有交易。按正常程序,经嫌疑人指认,即可拘留,于是,杨警官带队从江苏赶到杭州。他们还带来了拘留证。

  多方调查发现问题,搜查后更觉得不对劲

  到达杭州后,杨警官对枫华府第的陈国太进行了一番调查,认定就是他。

  5月1日傍晚6点,杨警官上门到陈国太家搜查。可是一进家门,种种迹象却表明,这起案件可能不是眼前的陈国太干的。杨警官说,所以他们没有给陈国太戴上手铐。

  将陈国太带到当地派出所后,他们立即拍下照片传回仪征,让民警再次给嫌疑人指认。最后,经关押在看守所里的嫌疑人指认,盗卖文物的不是这个陈国太。当晚警方就向被冤枉了的陈国太赔礼道歉。

  两个“陈国太”长得还真有点像

  得知此陈国太非彼陈国太,仪征警方立即锁定另一名陈国太。在反复求证之后,5月3日,仪征警方在上虞东关街道抓到真正的嫌疑人陈国太。

  “那天他在家,我们上门后,他不承认自己倒卖过文物。”杨警官说,“这个陈国太开了个塑料厂,还做工程,但之前是开玉器加工厂的。”见面后,杨警官非常惊讶,两个“陈国太”长得还真有点像。最后经指认和求证,确定是上虞的陈国太倒卖国家文物,此案中共有七八件文物经他手流走。目前此人已被仪征公安带回。

  杨警官说,因为公安系统上,杭州陈国太的照片是老版黑白照,清晰度不高。加上两个陈国太长得确实挺像,年纪也差不多,又都是绍兴人,所以才有了误会。

  5月1日事情发生后,仪征警方已两次上门向杭州的陈国太道歉。

  本报记者 陈伟利 本报通讯员 周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热线 A0004 此陈国太还真像彼陈国太 本报记者 陈伟利 本报通讯员 周瑾 2009-5-18 48257178002CE175482575B9003CFC6D[A1-陈伟利≈B1-葛晓娟];钱江晚报a00042009-05-1800021;钱江晚报a00042009-05-1800023;钱江晚报a00042009-05-1800024;钱江晚报a00042009-05-18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