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2版:求职·金手指
3  4  
PDF 版
· 江南春杭州大谈赚钱
· 大学生就业
阳光行动
再设专场招聘会
· 浙江会展业
抱团发力
· 差点上了皮包公司的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5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差点上了皮包公司的当
  艺缘公司是杭州一家刚成立不久的艺术品贸易企业。在一次展销会上,公司老总刘晓(化名)与西安西京文化艺术品公司的老板陈先生相识。陈先生对艺缘公司数位签约画家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即表示要购买数百幅。刘先生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单子了。

  合同签了,心却慌了

  展销会结束后,双方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进行了多次洽谈,2008年4月,刘晓与西京公司签订了一份《绘画作品购销合同》。其中约定,西京公司向艺缘公司购买指定签约画家绘画作品300幅,价款合计为53万元。西京公司先向艺缘公司支付定金3万元。艺缘公司收到定金后3个月内应向西京公司交付全部画作。西京公司收到画作,没有质量问题,5日内付清全款。

  合同签订了,刘晓应该高兴才是,可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陈先生与自己只不过是在上海展销会上一面之交,就对自己公司签约画家的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想着想着,刘晓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去西安时,对方始终没有带自己到其公司去,尽管自己不止一次地向对方提出想去看看,而西京公司的人总是把话题叉开,只是在酒店接待他。不会是骗子吧?

  调查结果,一身冷汗

  刘晓想着想着竟出了身冷汗,于是赶紧找到一位律师朋友。律师听了介绍也觉得不太正常。见到律师也持怀疑态度,刘晓更紧张了。一来,合同已经签了,而且对方的3万元定金已经支付。接下来就应该是他向对方交付画作了,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二来,自己的公司刚成立不久,如果这300幅作品交付出去而钱收不回来,还要付画家的创作费用,公司立马就要亏得血本无归了。律师见朋友一脸愁云,思考片刻后建议艺缘公司立刻通知签约画家暂停作画,自己去西安,对西京公司的情况进行调查。

  律师一回到南京,刘晓就急不可待地询问调查情况。律师的回答差点让刘晓昏倒。律师说,西京公司成立时是委托社会上工商代理机构垫资注册的。大凡采用这种方式注册的企业,百分之一百在公司领取营业执照后注册资金立马被抽走。另外通过工商资料,这家公司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参加年检,依法已经不得再从事经营活动。律师在西安找到了西京公司的注册地址,可该地址根本没有西京公司,经打听,两年前就搬走了,去向不知。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综合调查回来的情况,律师建议艺缘公司可以中止合同的履行。

  2天后,律师以艺缘公司名义给西京公司去函,声明艺缘公司认为西京公司履行付款义务缺乏保障,现我公司决定中止合同的履行,除非贵公司向我公司提供相应付款担保。

  西京公司见势不妙,“提醒”艺缘公司,双方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艺缘公司的做法是不讲诚信的违约行为。西京公司哪里知道艺缘公司在律师的帮助下,已经获取了较为可靠的证据,不讲诚信的不是艺缘公司,恰恰是他们自己。

  不出所料,2008年8月, 西京公司满怀信心地将艺缘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判令艺缘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双倍返还定金6万元。艺缘公司当仁不让,申请法庭详细调查西京公司的资金往来情况。法院调查结果完全证实了艺缘公司律师的判断,西京公司成立时其注册资金通过验资后根本没有划入其基本账户,是典型的皮包公司。进而依我国《合同法》第68条和第69条等规定,支持艺缘公司解除合同等反诉请求,驳回西京公司的诉认请求。

  本报通讯员 刘义祥

  本报记者 张妍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求职·金手指 C0012 差点上了皮包公司的当 2009-5-19 48257178002CE175482575BA003044F6[A1-张妍婷≈B1-张妍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