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杭州新闻·热线
3  4  
PDF 版
· 飞虎队,出击!
· 这场车祸急坏了老实菜农
· 小河路59弄
麦浪滚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旧城改造“无心插柳”
小河路59弄
麦浪滚滚

6月初,本报邀你一起割麦去
本报记者 娄炜栋
  杭州小河路59弄的居民楼下有一片麦地,麦子金灿灿、齐刷刷,长势可人,这对很多住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居民来说,简直是难得的一道风景,可是麦子眼见着就要全部成熟了,饱满的麦穗引来不少麻雀,附近的居民开始有些心疼了,麦地好看是好看,但熟了的麦子就这样黄在地里,是不是有些可惜了?

  麦子“降格”当绿化

  小河路59弄在登云大桥西边,原先这一带有很多平房和搭建出来的棚子,旧城改造后,如今只留下了3幢居民楼,楼下的一大片空地都是麦子,刚好半包围裹着这3幢房子。麦子长势整齐,麦浪滚滚,和周边拆迁区一比较,这里一片充实的别样风景。

  这里不是农村,哪里来这么一片麦地?拱宸桥街道一位姓楼的副主任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这里的很多房子搞拆迁,一下子整理出了一大块空地,大约近千平方米。“空地暂时还不造房子,空在那里又不美观,而且更糟糕的是,一大片泥地很容易扬起尘土,我们就想着,能不能种些植物,这样既美观,又防止尘土飞扬。”

  但是种什么呢?这个问题,让街道和旧城改造办的工作人员考虑再三,“本来打算种一些草或者树,但觉得没必要,这块地不会就这么空着,搞些绿化,成本太高,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想来想去,那时正好是冬天,他们一致同意,不如种些麦子。

  于是,春节前,这里种下了麦苗。

  麦子是庄稼,不收怪可惜

  麦子长得很快,也长得很好,从青青的麦苗,一下子长出了饱满的麦穗,居民楼里的居民每天进出都要看几眼麦田,住在三幢的华大妈就是看着麦田从青变黄,心里很舒服。

  “这块麦田种得真好,本来是块废弃地,不光难看,还很脏,没想到他们想了这么个点子,真是不错。”华大妈说,很多地方往往拆迁后,就变成了一块荒地,什么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都往空地上倒,种了这么一片麦地,大家就很小心,谁都不想破坏“庄稼地”。

  “庄稼地”,这是很多居民对这块麦地的称呼,尽管他们知道这麦子的本意是用作绿化的。“就是因为是庄稼,我们连走都不敢走进去,生怕糟蹋了,罪过。”

  但是,现在麦子长熟了,华大妈也觉得,这些麦子就这么老掉很可惜,“眼看麦子就要熟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来收割?”在小区采访,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蛮可惜这些快长熟的麦子。

  不过也有的居民认为,既然作了绿化,麦子收不收也无所谓了。“麦子这样长着也好的。”在小区里,记者见到了一个大伯,他正在整理一些倒了地的麦子,随便把麦穗上的麦子搓了下来,“拿去钓鱼。”

  记者问大伯,是不是觉得这些麦子成熟了没人收割很可惜?大伯的回答倒让记者很意外,“我倒不觉得有什么,这些麦子本来就是用来作绿化的,而且种子本来就不太好,平时没有人专门养护,产量也不会高,既然作绿化了,就换了一种身份了,也不用觉得是在浪费粮食。”

  六月初,本报邀你割麦去

  到底收割不收割,昨天记者也向拱宸桥街道办的楼主任确认了一下,他说,这些麦地他们一直在关注,但是目前还没有熟透,等到6月初麦子全熟透了,他们会请工人来收割,并考虑能不能卖点钱,然后把这笔意外的收入,送到敬老院或福利院去。

  记者和楼主任约定,等到麦子收割的时节,本报也会组织一些读者,一起去麦田割麦子,体会一下收获乐趣和农田快乐。具体报名时间和方式,请关注本报的后续报道。

  另外,不少整治项目总是感叹保护环境难,这块麦地是不是能给你带来些启示?

  (感谢读者杜茂营提供线索)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热线 A0005 小河路59弄
麦浪滚滚
本报记者 娄炜栋 2009-5-20 钱江晚报a00052009-05-2000025;钱江晚报a00052009-05-2000018;钱江晚报a00052009-05-2000023;钱江晚报a00052009-05-2000022;钱江晚报a00052009-05-20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