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杭州新闻·独立调查
3  4  
PDF 版
· 杭州古井,廉颇未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自来水通行的现代社会,如何开发利用古井?
绿化、旅游、应急——

杭州古井,廉颇未老
本报记者 何晟 孙晶晶 本报通讯员 邱霞 高媛媛
  本报昨天报道了杭州城管办已经编制完成了《杭州市古井保护利用规划》。从这个月底开始,郭婆井、上八眼井、城隍牌楼2号井这三口古井将作为试点,率先进行保护性修缮。今年共要完成200口古井的修缮,这些主要是建成50年以上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水井。

  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来说,古井就如同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可是在城市变迁中,有很多水井渐渐被废弃,甚至湮没消失了。《规划》的制定使人们为杭州的古井能得到保护而欣慰,却仍有一个疑惑:井作为市井文化最生动的载体,如果只有精美的井台和围栏,却没有使用的功能与痕迹,又有何意义?如何让古井继续作为城市的有机体发挥效能,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标本意义上的古迹而存在?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报记者探访了杭州的几处古井,触摸它们的命运与转机。

  杭州现存水井8378口

  8378口,这是杭州市城管办去年普查得出杭州主城的水井数量。就在调查的过程中,水井依然在消失,“特别是一些不知名的小井,等我们找到它们的资料再回过头去,有些就已经不见了。特别是那些处于拆迁和改造地块中的,大型工程机械一进去,一眨眼就没了。”市城管办综合管理科副科长邱潮说。

  上八眼井、郭婆井和城隍牌楼2号井,这三口井作为保护试点,目前最先进行了招投标。

  这三口井可以说代表了水井的三种命运,邱潮说,这也是为保护更多的水井提供经验。上八眼井在吴山景区,曾在吴山的整体改造中得到修缮,现状相对较好;城隍牌楼2号井紧临马路,与交通存在一定冲突;而郭婆井已被划入改造范围,邱潮说,如果不是这次保护工程,它就有可能消失。

  郭婆井:从“圣水”到“漂浮着饮料瓶”

  从四宜路上吴山,有条小路。沿着小路走,在清波门社区四宜路14幢旁,就能找到郭婆井。

  郭婆井有10个井圈,是杭州最多的。据说是晋人郭璞开辟,也有说是山下一郭姓老婆婆所凿。郭婆井曾与虎跑泉、龙井、玉泉、吴山泉等五泉并称为“杭州之圣水”。明嘉靖18年大旱,唯有郭婆井一如平日。

  不过,如今的郭婆井却处于一片开发地块内,周围杂草丛生,一些井圈上还有缺口。

  55岁的韩阿姨就住在旁边四宜亭。她说,以前自来水少,家家户户都挑井水喝。这井水清澈,而且冬暖夏凉。夏天只要站在井边,就有一股凉意。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现在附近很多居民都搬迁走了,井水用的人少,没以前那么清了。“现在的井水肯定不能喝了,用来洗衣服,洗菜还可以,井水要用才会活起来。”记者看了看井水,有些浑浊,里面还有居民丢进去的饮料瓶。

  从废弃到消失,在杭州老房子专家、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仲向平看来,这正是杭州诸多古井消失的路线图。“使用功能没有了,也就没人在意它了。因为修马路、造房子被填平,也没什么人会提意见。如果像以前那样几十户人家围绕着一口井生活,谁动得了呢?”

  建兰中学外老井:见证邻里情浓

  上城区金钗袋巷建兰中学门外,一口水井保存得很完好。石质井圈已经斑驳,但并不破旧,围绕着井口浇铸了五六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外沿还有很像样的排水沟。更难得是,还有人在边上搭了座水泥台子,洗衣服很方便。金钗袋巷的老居民黄阿姨打上一桶水,开始浆洗衣服。身后街道上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似乎对她没有任何干扰。

  在一个阴雨天,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特别容易勾起曾有墙门里生活经历的人们对过去的记忆?

  “这口井什么时候挖的,我也不清楚,只晓得我在建兰上学的时候,它就在了,至少也有个几十年了吧。”黄阿姨说,上午和傍晚,井边的人很多,“家里都有洗衣机,但是大家还是喜欢带着衣服凑到这里来,边聊天边干活,就相当于一个社区的小型新闻发布会了。”话语声声,邻里情浓,这样的市井生活画面,如今已经不容易见到了。黄阿姨说,这和在家里一个人用自来水洗衣服,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水井边的几幢平房,墙上已经漆上了大大的“搬”字,这也让黄阿姨有些担心,这口维系着老姐妹情谊的老井,会不会在不远的将来消失?如果消失“那太可惜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独立调查 A0002 杭州古井,廉颇未老 本报记者 何晟 孙晶晶 本报通讯员 邱霞 高媛媛 2009-5-22 钱江晚报a00022009-05-2200019;钱江晚报a00022009-05-2200018;钱江晚报a00022009-05-2200023;钱江晚报a00022009-05-22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