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口水版头条,讨论了农家乐的“身份证”问题,“走出地下并不难”,作者的观点是农家乐不能跟城里的饭店宾馆同一标准一刀切,因为大家本来就是冲着山居农野那一股子野味去的。
其实,农家乐在浙江发展了十来年,早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果还是按饭店或者按宾馆来考评,从内容到形式,确实已经无法一刀切。
大约在十年前的冬天,笔者去临安山区采访,因为天黑肚子饿,嗅着饭菜香走进了一户农家。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妻,很快给我们弄来了一个野味小火锅,晚上又腾出一间房。第二年,我们想念山里的那个夜晚,凭借记忆找回去,远远地看到小屋变成了小楼,高高地挑出了“农家乐”招牌。
根据浙江林学院从事乡村旅游研究的张建国博士给的数据,浙江省目前已拥有农家乐经营户1.5万户左右,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营业收入近40亿元。
只要与经营有关,浙江人从来不缺乏聪明才智。浙江的农家乐已经过了农民自家堂前摆两桌,顺便卖点土特产这种守株待兔、等客上门的初级阶段。
温州永嘉岩头镇溪南村,距离楠溪江狮子岩景区只有一公里,家家户户种杨梅、枇杷和香柚,每年果实成熟每户都要花钱雇人摘还要想办法卖。去年村民老卢跟村里签定承包合同,果树采摘期交给他负责。签完合同,老卢就在温州各论坛发帖招揽采摘游。虽然这就是农家乐里的采摘游,但老卢以全村的资源来对抗其他农家乐的单打独斗,而且在营销上下了大功夫,再以采摘来带动其他项目,溪南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家乐基地。
温州鹿城区岙底乡,这是一个典型的贫困乡,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大量农田被抛荒,聪明的温州人开辟了一个“宝宝开心农场”,以每分田(1亩=10分)每年700元的价格租给城里的年轻父母,方案在育儿论坛上一出现,即出现疯抢的场面,瞄准的就是年轻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亲近土地的童年。
因地制宜,建德和桐庐的农家乐主推“巨网捕鱼采蜜游”,金华武义推“花卉温泉风情游”,浙江农家乐从以前的吃饭住宿卖土特产变成了“卖生态”、“卖体验”、“卖感受”。
围绕农家乐的周边产业也在扩张。5月初,浙江省第一家农家乐门户网站侬乐旅游网开通,这是浙江林学院5名大学生经历了一年调研开办的,时至今日,已有20多家农家乐经营户与之签订了合作协议书。
商务部在2007年制定过一个《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将农家乐分为5个星级来考核,即便是五星级也仅仅是从房间设施,服务员要会说外语等方面来考核,而浙江农家乐早就超越了这个规范的想象力。
今天侬乐旅游网的头条是“去农家乐枇杷采摘&真人CS丛林激战”,浙江的农家乐,玩的很“野”很“心跳”。所以,每逢小长假,当大量外地游客涌到西湖边时,杭州人则开着小车上山下乡,心情轻快得就像怀揣了一个幸福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