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6版:科教新闻
3  4  
PDF 版
· 车轮陷泥淖可自救
· 六一分享饕餮动漫大餐
· 领头雁飞进本报田野大课堂
· 创业底线是吃饱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车轮陷泥淖可自救
大学生的灵感来自开拖拉机的父亲
  本报讯 在路况不佳的道路上,万一汽车轮胎陷在泥地里,无论怎样用力踩油门都无济于事,驾驶员该怎么办?现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颜浩兴、孙小泉两位同学发明设计的“汽车履带式自动救助器”,可以在运输车面对类似问题时轻松“脱险”。

  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金工车间里,记者见到了这个名为“汽车履带式自动救助器”的装置。一辆模型运输车的外壳由透明的塑料做成,可以清楚的看到车子内部的结构。一根细长的钢杆贯穿于整个车身,两条黑色的橡皮履带安装在后车身上。在两条履带之间安装了各种细小的钢条、齿轮。

  “这就是我们花了5个多月的成果。”颜浩兴自豪地说,“别看它这么小,用处大着呢!”当钢杆伸长时,车身后部用于支撑车身的支重杆和连杆会缓缓下降将后车体抬起。连接在履带上的其他部件也会跟着旋转,从而带动履带转动,车子就能前行了。

  “我爸爸以前是开拖拉机的,经常会碰到轮胎陷在泥淖里的状况,每次都让他很恼火。我小时候就想设计这类汽车自动救助装置。”颜浩兴说,每次都要叫车来拖,多麻烦!于是,他脑海里萌发了一种想法,希望有一天能设计一种装置,能让轮胎下陷甚至无法前行时,能够“自救”。

  进入大学,颜浩兴选择了机械类专业。颜浩兴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孙小泉。

  有了想法后,两个人便一起探讨、钻研,颜浩兴和孙小泉终于让“汽车自救”成为了现实。两人设计的机器,目前还放在实验室,颜浩杰说,他们想带着这个作品,参加机械设计比赛,让更多人知道。“希望有一天,‘汽车履带式自动救助器’能得到广泛运用,为人们带去便利。”

  本报通讯员 王雅燕 贾小鹏

  本报记者 梁建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新闻 B0006 车轮陷泥淖可自救 2009-5-25 CDDD38F391DC3587482575C00025955E[A1-梁建伟≈B1-梁建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