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科教·大讲堂
3  4  
PDF 版
· 视觉欢宴,人生韵味
· 初学者不必首选楷书
· 大讲堂知识竞赛揭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书法:
视觉欢宴,人生韵味
本报记者 王蕊 整理 尹炳炎 摄
  邱振中教授脑门锃亮,端坐在那里心定气闲。在演讲开始前我们请他题辞,他几次拿笔又放下,诚恳地对本报记者说:“我有一位钢琴家朋友,我从未听过他为我弹过琴,他说要听琴,请到演奏会上去。我题辞,也希望回到我熟悉的书桌,用我熟悉的笔,这是对书法的尊重,也是对你们主办方的尊重。现在我无法写出急就章,请让我回北京后静心创作后寄给你们。”

  近些年,邱振中一直致力于普及大众书法,并不是教会多少学生写毛笔字,而是希望60%的社会人群能够学会欣赏书法作品,有位90岁的老者告诉他:字如其人,读书法,恰如读人生。

  书法是中国文化

  传承的载体

  一谈到书法,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升起一种特殊的感情。相信所有人对汉字都不陌生——如果不说书法,只说汉字的书写,每个人都非常熟悉,而书法就是从汉字书写中一点一点升华起来的。我们每个人拿起笔,开始学习写字,就已经进入中国书法生成、发展的机制中。

  音乐在西方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西方人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能力让我们感到惊讶。中国有没有这样一种艺术,让普通人都能感受到这种魅力?有的,它就是书法。中国书法是在中国人书写汉字的时候,在千百年运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慢慢产生、慢慢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它的内容、它的各种表现内涵不断丰富起来。

  西方美术史家贡布里希说:“中国书法在民族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和西方文化中音乐所起的作用相似。”

  几乎所有人的家中,大概都愿意挂上一幅书法,这其中有70%~80%的人愿意学会欣赏一点书法;但是你让他们每个人都去进行书法训练,不用思考,我们凭直觉就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人们都很忙碌,我们没有办法让这么多人天天去练字。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让社会成员中的大部分人学会感受书法,并且把书法作为我们深入民族文化的纽带,只有通过阅读书籍、听讲座,通过自己欣赏的实践,培养起我们对书法的感受能力。这就像一个人不一定要通过学习小提琴才能感受音乐,不一定要通过写小说、诗歌才能欣赏文学作品。

  书法既是指令

  也有诱惑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记忆,从小家长和老师会告诉我们,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字代表一个人的形象、风度。这既成为一种指令,也成为一种诱惑。这种诱惑的意义非常重要。

  古人对文字书写也怀有敬畏,比如,写字的纸是不能随意处理的。所以文字书写对我们来说,即神秘,又有威力,还有诱惑。

  就是这样,书法跟我们每一个人发生了关系,从开始我就讲到,我们每个人从拿起笔书写汉字的时候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书法深层发展的机制里去,这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像一个社会的公民、成员,所有的人,所有使用汉字的人都在加入到这样一种活动里,你想想这种活动具有何等文化上潜在的力量!

  书法有潜在

  力量和魅力

  中国有很长时间不重视书法。1979年我读研究生时,书法被边缘化,但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要关心自己的民族文化。人们都发现,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区别于他人的文化起点,很难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当前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思潮中,人们对书法有新的关注。最近10年,人们对书法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位艺术理论家对我说,现在参加各个专业的讨论会,几乎所有人都拿书法来说事儿。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也都从书法中汲取灵感,构思自己的新作。

  北京万圣书园每年要评选一批优秀学术著作,2005年,50本入选书中,绝大部分是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书籍,艺术类只有一本,就是关于书法的。这在以前,几乎不可想象。

  还有一批文化活动家,非常关心书法。昨天一位在柏林做文化交流的策展人联系我,说希望在柏林做一个中国书法展览。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知道,书法的魅力正一天天被世界人民认识。

  说不完的

  中国书法

  西方有一种说法: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的剧作包含的内容非常复杂。在现代文学中,有说不完的卡夫卡;中国文学中,有说不完的红楼梦。我觉得,还有说不完的中国书法。

  书法和每个人

  有隐秘联系

  小时候每个人都想写好字。老师会跟你说,你必须写好字。所以我说,它是一个指令,但它同时又是一个诱惑。我们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字写得端正、整齐、美观。我想,这样的情结很小就埋入了我们的心中,即使到最后,我们没有写成班上最好的字,但是这种念头我们肯定产生过。

  这是唐代的一件书法(指现场PPT展示),但它很随意,天真浪漫,让我们知道当时普通人的书写。

  这是一件唐代公文,书写水平和书写习惯,以及线条所达到的水平,拿到今天,就是一流书家了。

  这是上世纪60年代江西农村的农民抄写的剧本。我在地摊上买的,但字写得比我们想象的好得多。它让我们感到亲切、好奇。

  这些字迹与我们的书写,性质上是一样的。是同一文化机制的产物,情感上有牵连。

  人们不停地使用文字,它与生命的流逝是一同发生的,而且互相渗透。一个人晚年的字中包含了许多生命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说不清楚,但我们知道,反映了作为人的很多东西。中国人说“书如其人”。书法这件事与我们的生命始终联系在一起。每一个人写字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书法最隐秘之处。

  你可以几十年不拿毛笔,但一旦发现了书法中跟你有关系的东西,你会想去练习书法。这种事在在座的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很可能是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记忆,某种场合、某种机缘唤醒了你对书写的记忆。

  也许你班上50个同学,只有一个人成为出色的书法家,但当年你和他写字的节奏、姿势,使用的范本,一模一样。你们的起点是一样的,这意味着一个最普通的使用汉字的人和那个时代伟大的书法家在心理深处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时,书法对你发出了无可救药的神秘的召唤。

  第201讲

  题目:我们应塑造怎样的民族文化性格

  主讲人:廖可斌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浙江省文学学会会长

  时间:5月27日(星期三)晚上7:00~9:00

  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大讲堂 B0007 视觉欢宴,人生韵味 本报记者 王蕊 整理 尹炳炎 摄 2009-5-25 48257178002CE175482575C0002766D6[A1-梁建伟≈B1-梁建伟];钱江晚报b00072009-05-2500024;钱江晚报b00072009-05-25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