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国庆,位于拱宸桥西的中国扇博物馆就要对外开放了,虽然目前该馆收集到200多件扇子以及相关扇子物品,但征集工作遇到了难题:很多扇子年代久远,要么无从寻找,要么藏身其他博物馆中。如何全面地展示扇子的历史?昨天,在杭州运河综保委开展的扇面字画鉴定会上,专家建议:把那些现存的古扇复制过来。
博物馆筹建办的毛维东告诉记者,他们打算到全国各地博物馆去复制这些年代久远的扇子,从春秋到南宋共10把,目前已联系上进行复制的就有3把。
毛维东特别介绍,其中一把要复制的战国时期的竹编扇,形状和工艺都很耐人寻味。“它的形状就像是门户的‘户’去掉上面一点,所以我们也叫它‘便面’,扇面上还有两个洞,功能和‘猫眼’有点像。”
毛维东说,现在他们还在争取“天下第一扇”的复制。“这把‘天下第一扇’去年出土于江西,考古出来是春秋时期的,据说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扇子,也是一把竹编扇。”
据说这把扇子目前还在考古所内脱水中,等到国庆那段时间可能也会正式展览出来。博物馆方面在积极争取把它复制过来。
本报记者 余雯雯
本报通讯员 王英翔 周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