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新
最近纷纷发现流感新病例的国家,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5月4日,病毒跨越赤道,侵入南半球。当天,哥伦比亚政府宣布该国出现一例确诊病例。
这意味着,在地理意义上,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流感”。在医学意义上,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对几个月后才可能研制成功的疫苗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而在政治意义上,不同国家如何在防疫上协调各自的利益,成为全球共同抵御病毒侵袭与防止病毒扩散的挑战。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全球卫生资深研究员劳瑞·盖瑞特(Laurie A. Garrett)认为,南半球出现确诊病例是个大问题。如果病毒在南半球发生变异又传回北半球,将带来巨大危险,给疫苗研制和生产构成挑战。同时,各国之间在疫苗问题上仍存分歧,需要加强全球在卫生防疫上的合作。
目前全球有疫苗生产能力的国家,只有德国、法国、美国和瑞士等少数几个。现在的挑战是,有人认为,发达国家通过出售疫苗获取了巨额利润。
对此,盖瑞特认为,这是个政治性的决策。她举例说,印度尼西亚政府官员曾拒绝分享他们的禽流感病毒样本,理由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会用这些样本生产疫苗,然后再卖给印度尼西亚。
但是,“疫苗产业并不是暴利行业,政府还要对其进行补贴。”盖瑞特说,因为市场不会鼓励疫苗产品价格的上涨,疫苗价格也不可能定得很高。因为,那些最需要疫苗的国家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比如坦桑尼亚,每人每年在健康上的花费不足20美元。如果将每支疫苗的价格提高到15美元,就只剩下5美元。可是,这些人还得面对HIV、埃博拉等问题。
因此,盖瑞特认为,在卫生防疫上,全球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消息是,我们正在尝试。十年前,没有人真正关心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我看到各国政府都在试图找到答案。关注至少就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