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以建国路分东西。建国路沿途商店林立,是城市商业中心主要街道。
建国北路末端的“松风台”,有一棵古银杏参天树立。据史料记载,这棵银杏树是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德藏寺建寺时所栽,至今已1167岁“高龄”。附近的老人,都还记得儿时在树下嬉戏、乘凉的场景。
89岁的徐秀珍在建国路附近的南河头住了近70年,据她回忆,这棵银杏树曾经遭到过猛烈的雷击,当时树身发黑,有些地方都裂开了,想不到它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今年年初,建国路准备扩建,为了保护古树,平湖市政府决定让改造中的新建国路为它拐个弯,并在周围建一块城市绿地。沧桑巨变,这棵古树见证了平湖建国路的每一次变迁。
建国路的“身世”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平湖在明代建县修筑城墙后,就有大南门街:南起大南门城门,至文昌桥,向北是甘河直通市河,市河以北是阴阳弄至杨家桥。这一状况历经明清两代直至民国。
日军侵占平湖后,于1939年强拆阴阳弄民居,拓宽路面,填平甘河,拆宽大南门街直至南城门,连成一条路。路宽6米,为砖石路面,竖木牌称“铃芬路”(日军头目铃木和伪知事胡树芬各取一字)。由此,日军车辆可由乍平嘉公路直达县里的日军司令部。
抗战胜利后,改称建国路。之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建:
1964年,用拆城墙的砖铺设建国南路北段,建成砖面路,路宽7米;1974年,由南而北改建为水泥路,并由杨家桥向北延伸至环城北路,全长990.5米,于1977年建成。
最近的这次改建,除了保护那棵古银杏,市民还建议恢复曾以古银杏为中心的“当湖第一景”。平湖市规划与建设局原局长叶伯诚说,宋朝时,一位法号竹庵的禅师来到当湖,在德藏寺后凿一水池,因水池形如弯月,故名山月池,同时修筑松风台。随后的几年里,这里又修筑起了雨花亭、竹庵、浦花堂、菊坡等景观,把银杏树围在中间,形成了一处风景秀丽的景点。赵孟坚、李天植等众多文人名士游览山月松风后,均留下了不少诗篇。可惜的是,这里的诸多景物在抗战中被毁,至新中国成立时,松风台仅存一个土堆。“我们要恢复这里的人文历史,再现当时的盛景。”叶伯诚说。
本报记者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