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
5月31日,矗立在杭州延安路边21年的工联服饰精品城正式对顾客拉上了卷帘门,从三月底传出工联即将拆除重建的消息,爱工联的淘客一趟趟跑工联,淘便宜货,用疯狂买货的形式和工联说再见。
但是问题出来了:在《钱江晚报》的96068热线里、杭州部分论坛、还有小姐妹的话题里,在工联最后的挥泪大甩卖中,淘到的便宜货怎么就这么让人纠结?——在底楼买到的睫毛膏,是粉末状的;一楼买的包包,拉链是坏的;二楼买的27码的牛仔裤,套不进不到2尺的杨柳小蛮腰里……
为什么为什么?有见多识广的小姐妹一语道破个中玄机:工联清仓,商家卸货,不少掌柜把卖家当成了垃圾箱,伪劣产品或者过期产品,统统倒给了买家,这种带着“卸货”面具的倒垃圾,商家不仅不用交保洁费,还能大赚一笔。
从四月开始,工联里的各家小店就挂出了形形色色的牌子:“跳楼价”、“最后一天”、“给钱就卖”,老板们吆喝着“我就开最后几天了,要不是不卖了,哪能便宜你。”
而事实上,小店门面上的“最后一天”的牌子,从四月头挂到了五月底;叫嚣卸货的小铺,连续卸了两个月,货架还是满满的,你说这得囤多少货?敢情是大户人家呐。
窍门究竟在哪里?
有些脑子转得快的商家,趁着这两个月的“时间差”,去四季青等批发市场进了货,再用卸货的名义赚一笔,开一天店做一天生意,薄利多销生财有道。
还有的商家,把库存了几年的过时货、过期货,甚至劣质次品,一古脑儿都拿出来甩卖,反正租金免了,能蒙一个是一个,能出一件是一件,卖多少都是尽赚的。
拷问商家“这样卸货有诚信吗?”也许商家眼皮一翻说:“老话不是说便宜没好货,你不是来淘便宜货的,这就是便宜货!”好像还是买家捡了便宜。
商家白天哭着清仓晚上笑着数钱,偷偷数落来赶集的淘宝人:“让你捡便宜,不知道便宜了谁。”
这样的货出手,甚至连售后责任都不用负,马上店就要没有了,上哪找债主去?“诚信”两个字又不贴在老板额头上,换个地方重新开店,谁知道以前是不是“诚信”商家。
现在再去工联看看,商家和货陆续走了,冷冷清清留下一地垃圾。而在人心里,商家挥一挥衣袖走了,不留下一点“诚信”,劣质货留给买家。
最受害的是谁?消费者损失的无非是钱。
但工联三年后再现商场,除了重新定位之外,恐怕重新打造的还有“诚信”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