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杭州新闻
3  4  
PDF 版
· 老哥们帮他拽住生命线
· 小宝贝,我们流着相同的血
· 店铺装修,地上凿出大坑
· 贪吃杨梅易坏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昨天上午,运河广场有场特殊的风筝聚会
老哥们帮他拽住生命线
本报记者 娄炜栋 本报通讯员 杨立群
  昨天早上9点,杭州运河广场,几十位风筝爱好者聚集一处,举行着一次特殊的风筝放飞表演。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好哥们朱永鑫——6月15日是他52岁的生日。

  朱永鑫望着空中盘旋的两只“盘鹰”风筝,开心得像个孩子,他使劲张嘴,想对周围的人说声“谢谢”,可怎么也说不出来。短短3个月,淋巴癌细胞已经迅速扩散到了他的全身。在这之前,常在一起放风筝的老哥们问他有什么心愿,他说“就想能再看看放风筝”。于是,有了这次特殊的聚会。

  “我们都希望他能像老鹰一样坚强和勇敢,我们舍不得他。”他的风筝师傅孔建云哽咽地说。

  放飞风筝,特殊的“生日宴”

  早上9点,在运河广场上的水池边,协会的40多位老哥们都赶来了,大家精心准备了2只盘鹰和10多只小风筝,这些风筝高手们铆足了劲要给老朱过过瘾。

  天公不作美,风不大,只好先把两只容易上天的“盘鹰”先放上去。

  失去风的助力,“盘鹰”似乎不像往日那样猛健,却也徐徐地盘旋在空中。老朱被大家用轮椅推到了广场,看着往日在他手中飞翔的“盘鹰”,他激动得一个劲点头。

  老哥们送上了各自的生日礼物,有米,有油,有大蛋糕,还有一个个红包,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

  老朱再也忍不住了,消瘦的脸不停地抖动着。他张着嘴,可半天说不出一个字。他只能和大家一一握手,再向大家严肃地敬个礼,表示感谢。

  “6月15日是他的生日,我们今天给他提前庆祝,想让他知道周围有很多朋友关心着他,我们要他坚强下去。”这帮风筝哥们的头儿陆佑授告诉记者,只要老朱愿意,他们愿意天天放给他看。

  运河边与风筝结缘

  孔建云是朱永鑫的“风筝师傅”,说起这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徒弟,他一阵叹息。

  老朱就住在运河广场边上的登云阁社区,自从单位杭州市丝绸印染厂倒闭下岗后,就一直在家休息。四年前的一天,老朱到运河边散步,看到有人放风筝,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以后,他总是在傍晚时分到运河边看风筝,后来结识了师傅孔建云。

  孔建云说:“老朱加入了放风筝的队伍后,连酒和麻将都戒掉了,专心研究起了风筝。”

  “当风筝被放飞到天空中时,会有那么一种成就感围绕着你。我们放风筝的地方环境也比较好,心情自然也就好了。”孔建云说,老朱好几次乐呵呵地说起,每天来放放风筝,生活有意义多了。

  风筝线——最强大的生命线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老朱患了淋巴癌。

  孔建云说,老朱家里原本烦心的事情比较多,老父亲瘫痪在床,弟弟患有精神疾病,再加上他自己下岗在家多年,这些事一直压着人喘不过气来。但自从开始放风筝以来,他的心情开朗了许多。

  2年前,老朱被查出患有淋巴癌,他要承受更沉重的压力。在社区帮助下,医疗费用勉强还可以应付。谁也没想到,今年2月,癌细胞还是扩散到了全身。到了3月,老朱已经很难开口说话了。

  由于癌细胞扩散的缘故,老朱口腔内的细胞大部分坏死,目前进食也只能选择流质食物。

  “他讲起自己的病很平静。但我知道,他害怕离开我们,害怕以后再也不能放风筝……他花了更多的时间研究风筝。”孔建云和老朱走得最近,他最明白老朱的心情。

  这几年里,老朱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傍晚时候能够出去放风筝,可惜身体状况已不允许。

  最近几个月,每天傍晚,只要天气晴好,总有两个老哥们来到老朱家,推上坐着轮椅的他一起到运河边。自己不能亲手放飞风筝的老朱,看着老友把风筝放上天,也觉得能过过瘾,很是开心。

  “对他来说,放风筝是他现在唯一的寄托,也是他能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我们都愿意帮着他,紧紧拽住这根风筝线,就好像紧紧拽住一条生命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 A0002 老哥们帮他拽住生命线 本报记者 娄炜栋 本报通讯员 杨立群 2009-6-15 钱江晚报a00022009-06-1500004;钱江晚报a00022009-06-1500014;钱江晚报a00022009-06-1500015;钱江晚报a00022009-06-15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