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6月12日的上午10点》
· 音乐才子李泉
加盟本报“民谣接龙”
· 民谣征集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6月12日的上午10点》
还记得上周五我们的“民谣接龙”之约吗?
第一首由本报读者共同创作的城市民谣出街了!

本报记者 叶涵
  6月12日,本报“我和我的祖国”城市民谣创作大赛推出大型行为艺术“民谣接龙”:在6月12日上午10点,这个普通的时刻,让所有看到晚报的读者,写下在那一刻的所感所想,然后鼠标一点,发给我们。

  于是,一次生活接龙,情感接龙,音乐接龙诞生了。从12日上午10点到11点,数百位读者在QQ和短信平台上给我们发来了自己的作品,一些读者在写下一两句后,突然觉得打开了灵感的闸门,又给我们整段整段地发来歌词。

  当我们把其中一些读者写的话语汇总后,发现可以汇总成一首关于这座城市的叙事诗,一首旋律单纯、情节超长的城市民谣。它凝固了表情、释放了感情,记录下这个时代最平常却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面。

  以下是我们根据读者发来的素材整理而成的叙事民谣,题目就叫《6月12日的上午10点》。

  

  6月12日的上午10点,一个很平常的上午10点。大街上车子熙熙攘攘,人们的脚步匆忙。在城西的美发店里,理发师“Saber”正盘算着如何给客人吹一个完美的头发;证券营业厅里,小散户“稀星白月”看着上攻乏力的大盘,正回忆着6000点的美好时光;而在去往上海的火车上,“树袋熊”正渴望着与相恋已久的男友见面……

  

  6月12日的上午10点,一个很平常的上午10点。大街上车子熙熙攘攘,人们的脚步匆忙。南风吹过这个城市的上空,每个人的心中都想着不一样。给客人做完头发的“Saber”,坐在自己的休息位,不经意间向外望了一眼,他看见老板的私家车停在马路上,他就在想:何时我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理发师,拥有自己的理发店,自己给自己当老板,开上自己的车子。

  这个上午的10点,“小六”正骑着自行车送着当天的快递。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喜欢弹吉他,一个月的微薄工资,只够他刚刚吃饱。“小六”很想换把吉他,很想,一把吉他……

  这个上午的10点,“树袋熊”早早买好了去上海的火车票,去看望自己的男朋友。他在上海还好吗?他的爱情会不会永远存进这动车的记忆?“九九猫”则早早等在自己的房间里,男友说,今天要给她特别的惊喜,她的心里有点紧张,也有点期待:“这爱情的午餐啊,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6月12日的上午10点,一个很平常的上午10点。大街上车子熙熙攘攘,人们的脚步匆忙。这个平常的上午,安欣看着快一周岁的女儿在地上跌倒爬起,爬起跌倒,看着女儿在努力学会走路,安欣许愿女儿以后的人生不再跌倒。就算偶尔会有小跌倒,你也一定要爬起,爬起。

  这个上午的10点,一群外来务工者来到“痛并快乐”的小店,他们想拍一张好奇已久的大头贴。6个人只有一个人上前拍了,其他人只是看了又看,他们没有拍。“痛并快乐”问起原因,这几个工人说:最后一个活做完了,下一个工作在哪里还不知道,因此今天出来散散心。“这一刻,我特别希望经济快速回暖,让更多的外地务工者有工作,有钱花!”“痛并快乐”发来许愿。

  而在街那头的证券营业厅,“稀星白月”跟往常一样在股市里冲杀,虽然今天的股市并不如期望,但 “稀星白月”已经在憧憬重回6000点的美好时光。

  

  6月12日的上午10点,一个很平常的上午10点。大街上车子熙熙攘攘,人们的脚步匆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6月12日的上午10点》 本报记者 叶涵 2009-6-16 钱江晚报d00012009-06-1600015;48257178002CE175482575D6002BC6C7[B1-宋宾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