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2版:体育·地理
3  4  
PDF 版
· 老中青通吃,看我36计!
· 体育座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谁说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来的都是银发族?
老中青通吃,看我36计!
本报记者 李颖 本报通讯员 黄维 摄影 陈熙春
  都说在社区里搞体育活动那都是老年人的事,哪会见到年轻人的踪影?可杭州市下城区却是个例外。

  2003年,那里就开全国之先首批成立了7家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而今已达54家,俱乐部会员超过1万人,其中很大比例是中青年。

  上周,本报联合省体育局、体坛报组成的浙江体育地理采访小分队,走访了下城区几家社区。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找找,社区体育俱乐部究竟用了什么魔法,让年轻人纷纷动起来,并为之牵肠挂肚……

  太极拳进高校

  睡懒觉的习惯没了

  寻访社区:大木桥社区

  讲述人:骆超(浙江工业大学学生)

  

  6月11日,在下城区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上,500人的太极拳表演方阵中,最显眼的是年轻人阵容。他们清一色来自浙江工业大学。教授他们的,是大木桥社区打了30多年太极拳的教练缪宝珠。

  聊到这些孩子,缪宝珠拍拍骆超的肩膀说:“我真想掉眼泪。”原来,随着暑假的来临,毕业班的孩子有的要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去读研了,还有的即将出国深造。缪宝珠舍不得这些孩子离开。

  孩子们也舍不得他们的缪教练。骆超考上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两个月后离开杭州。但骆超说:“即使到了上海,我还会坚持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让骆超收获满满。刚进大学时,他的生活是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单调、落寞。后来,被辖区大木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招募,成了浙工大太极拳站点的一员。“每天早上6时30分,我都会准点到体育馆门口和大家一起打拳习武。我们的队伍有30多人。”骆超还说:“从此,我睡懒觉的习惯改了。”

  骆超告诉记者,自己的爱好本来也就是打篮球、玩游戏之类的最普通的年轻人爱好,可现在多了一样有内涵的——打拳,而且还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过金牌。

  只要孩子喜欢运动

  家长自然就来了

  寻访社区:应家桥社区

  讲述人:许蓓(社区文体委员)

  

  杭州下城区体育局局长吴建中在采访中说到:“社区体育中,最不用操心的是老年人,他们有健身的意识、有健身的时间,自觉自愿养成锻炼习惯;最要操心、也是最难的,是中青年与孩子们的体育锻炼问题。”

  应家桥是个老社区,很多家庭是年轻的三口组合,即一对夫妇加一个孩子。一到寒暑假,管孩子几乎成了每个家庭最皱眉头的事。这难事,社区体育俱乐部也尝试管了一把。社区一位外号叫“老顽童”的,在节假日经常组织孩子们打篮球、做体育游戏,非常受欢迎。

  3年前,俱乐部甚至开始组织暑假体育兴趣班,请来体育教师、教练,以及社区义工,与孩子们一起玩体育游戏。

  社区文体委员许蓓的感触最直接:“从一开始的10人,到后来的56人,要求把孩子送来的家长越来越多。”

  这不,今年的暑假体育兴趣班,许蓓在早早地张罗了。主题是“传承”,传承老的体育游戏,还打算组织运河健步走、登山等等。

  球队打出了名气

  训练如同上班般规律

  寻访社区:施家花园社区

  讲述人:苏必立(社区居民)

  

  成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后,施家花园社区组建了一支篮球队。队员大多是中青年,有公务员、教师,还有开公司的、开餐馆的,因为打球,这些平日里的大忙人们竟然每个星期都聚集在一起。

  球队墙内开花墙外也香:连续三四年,以唯一一支社区队的身份,参加全国CBO联赛,曾跻身过浙江赛区的前八。这也成了施家花园社区的居民们津津乐道的事。

  这支球队的队长苏必立,今年60岁,是这支平均年龄40岁的球队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聊起这支队伍,老苏的话匣子像开了闸一样:“打球跟上班一样,星期二到消防队,星期六到商贸职校、星期天到体工大队等等,都有安排的。我们这些人,大多不打牌、不搓麻将,就好这个球。有好几年,大年三十、正月初二,都约好了上球场的……”

  老苏打球最精彩的故事是上阵“父子兵”。他的儿子苏磊在省武警总队工作,也爱好篮球。父子两人同为篮球迷,一牵线,两个单位还搞过比赛。一个代表社区、一个代表单位,所以,父子对垒的场面在老苏家经常上演。

  “篮球嘛,年轻人中年人肯定都喜欢的,只是我们社区没场地,就没氛围。”老苏说,正因为如此,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篮球队大家都积极响应,很多平时不锻炼的新面孔被吸引了过来。

  “平时活动主要还是我们自己搞,但社区会帮我们协调场地,有时比赛给我们买篮球、球衣。”老苏说,这些对他们这些篮球爱好者来说就很好了,否则球队也聚不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体育·地理 B0012 老中青通吃,看我36计! 本报记者 李颖 本报通讯员 黄维 摄影 陈熙春 2009-6-16 钱江晚报b00122009-06-1600027;钱江晚报b00122009-06-1600026;钱江晚报b00122009-06-1600025;钱江晚报b00122009-06-16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