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3版:人文·文化
3  4  
PDF 版
· 湖州菱湖建国路
水乡古镇的第一条马路
· 因一条路而改变了生活
· 在写“祝福你,祖国”时
他们想到开国大典、南京解放
· 建国路的发展映射着菱湖的发展
· 菱湖第一条马路的建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菱湖第一条马路的建成
  今年80岁的潘琴音住在建国路21号老房子里。她看着这条马路在家门口建成,也感受着这条马路历经的辉煌。

  上世纪40年代,20岁的潘琴音从乡下嫁到建国路这户人家。准确说,是嫁到“秀溪”河。两排房屋并着一条河,虽然街狭屋窄,但这里是当时最热闹、繁华的地带。潘琴音甚至还因此被老人家称赞说“嫁得好”。

  当地老字号天香斋茶食店在这里,最大的龙园茶馆在这里,河边一溜都是小店,卖小吃的、卖香烟的、卖灯笼的,什么都有。“龙园茶馆早上6点不到就开了,晚上10点多关。去那里的都是有钱的男人,谈生意去的。”潘琴音说起这个茶馆时,用夸张的手势比划了一下规模。

  的确,这个龙园茶馆在当地很有名。1958年,电影《林家铺子》拍喝茶的场面就在这里。据说导演正是看中这里江南水乡的特色,小河、流水、摇船,心里喜欢得很。对于当年在这里拍《林家铺子》的事情,潘琴音还有些骄傲:“他们拍电影的时候,很多机子在茶馆放不下了,就搁在我家,我家就在茶馆边上。”

  不过,毕竟只是河和小路,老百姓的交通很不方便。而且在上世纪40年代,菱湖厂较多。一个丝厂就有1000多人,化学厂有近千人。“以前,工人运货都用摇船,河边的路小,货物挑进挑出不方便。”潘琴音的老父亲曾经挑了两筐东西来城里看女儿,“走在小路上,一边是墙壁,一边是廊柱,有时候扁担会卡在中间动不得。”

  解放后,菱湖镇域面积从0.76平方公里扩展到108.967平方公里。于是,为了发展经济,进行大规模市政建设,1958年8月,菱湖决定拆屋填河,扩建菱湖第一条马路——建国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D0003 菱湖第一条马路的建成 2009-6-18 钱江晚报d00032009-06-18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