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6版:中国新闻·传媒
3  4  
PDF 版
· 阿斯巴甜安全性已有权威认定
· 天津原市委常委
皮黔生被双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卫生部回应“零度可乐”致癌传闻:
阿斯巴甜安全性已有权威认定
  据新华社

  

  近日“零度可乐”所含的甜味素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有关负责人17日表示,按规定在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卫生部不再对其开展重复的风险评估。

  据了解,阿斯巴甜即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被全球近100个国家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甜味素和增味剂,一些国家批准使用已超过20年。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规定,阿斯巴甜在各类食品中(罐头食品除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添加甜味素或阿斯巴甜的食品应标明“甜味素或阿斯巴甜”。 

  “我国的标准是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风险评估原则、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的,按照规定在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这位负责人说,“对于国内外已开展风险评估并有权威结论的物质,卫生部不再对其开展重复的风险评估。”

  这位负责人介绍,在神经毒性方面,尽管有报告称在给动物大剂量阿斯巴甜后可能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水平,但大量动物试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均未显示神经行为方面的疾病和症状与阿斯巴甜的摄入有关。遗传毒性试验未发现阿斯巴甜有致突变作用,未见致畸性和繁殖毒性。

  在致癌性方面,尽管动物试验有报道其有诱发动物肿瘤作用,但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等官方评估认为阿斯巴甜对动物无致癌作用。2005年和2006年,欧洲环境科学基因拉马奇尼基金会报道了阿斯巴甜可引起动物多脏器的肿瘤的研究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盟食品局委托有关机构对这试验的结果和原始数据进行了审核评估,均不认可这项研究的结果解释,不认为阿斯巴甜有致癌作用。

  据介绍,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分别于1980年和1993年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制定其日容许摄入量为0-40mg/kg。基于一直以来对其安全性问题的质疑,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于1984年、1988年和2002年分别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认可了在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以及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日容许摄入量。

  链 接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Aspartame,又称甜味素)在1965年被“偶然”发现,其给人的甜味感良好,味道接近蔗糖,甜度约为蔗糖的150~200倍,得到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青睐。而且由于其甜度高、用量少,味甜又不致产生太多热量,因此被广泛用于标榜为低热量的饮料中,亦被推荐用于超体重和糖尿病患者。阿斯巴甜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主要降解物为苯丙胺酸和天门冬氨酸,对正常人无害。但因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的代谢缺陷,体内过多的苯丙胺酸可影响其发育,所以对该病患者要禁用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而且,应用阿斯巴甜的食品须在商标或说明书中加印警语,注明不适用于苯丙酮尿症(PKU)患者。

  由于阿斯巴甜的应用得到了允许,且具有用量低、甜度高、味道好,能提高柑桔类和其他类水果的风味,降低热量,不产生龋齿,毒性较糖精等人工合成甜味剂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饮料、糖尿病食品和某些保健食品中。目前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允许使用阿斯巴甜。据称,全球约有9000种饮料含有阿斯巴甜。阿斯巴甜在国内也有厂家生产,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中国新闻·传媒 B0006 阿斯巴甜安全性已有权威认定 2009-6-18 48257178002CE175482575D800528B5A[A1-新华社记者≈B1-张亚文];钱江晚报b00062009-06-1800024;钱江晚报b00062009-06-1800020;48257178002CE175482575D8005232EB[B1-张亚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