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脸咋画得有点像男的呢?尤其这下巴,就跟前面那男人一个模子出来的。”在某时尚场所,排了半天队终于拿到新鲜出炉的1分钟速成漫画,心里着实有点郁闷。回见边上,忙活了1小时的“漫画家”小姑娘已经放笔收摊,准备打道回府:“1小时画了好几十张,手都酸了。虽然用的是同一个身体,但脑袋还是得个别画的。”
在创意为王的口号下,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也成了现场最实用的调剂品。“那位画家看到我们收集来的一大堆大头照,以及门外堆着各种笑容的脸,想起自己得在一周内就此重复劳动时,倒吸一口冷气。”一邀请国外画家给消费者在环保袋上做肖像图的品牌负责人透露,“但是没办法,这就是为商业做出的妥协。”
一朋友算是民间达人,在某次乐呵呵地受邀参加类似活动回来后,一阵落寞:“参加这种活动的次数和我对创意的热情绝对成反比。起初还能好好做画,但随着时间推移,大脑就无法受自己控制,最后的作品简直不堪入目。”
这种“艺术”身份也未必快乐,记得某次派对中,一跳拉丁舞的外国美女拉人共舞,却被一位位女孩像瘟神似地把手甩开,她发出了惊讶的叫声。虽然最终终于成功拉得MM上场,但却在洋相百出中谢场。
“所谓的‘艺术家’难免孤单,若不想高处不胜寒,那创意的最终总会变成重复和规则。”一位业内朋友坦言,“他们就是在用自己的优势取悦众人,在融入商业的那一刻,就成了流水线的一员。” 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