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消费
3  4  
PDF 版
· 7月1日,日本自由行开放
· 杭州两块宅地竞价激烈
· 实体店无偿奉献
感觉有点冤
· 父亲节,商场促销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精明顾客网购前
把眼镜店当免费验光点

实体店无偿奉献
感觉有点冤

  本报讯 “我上周到卖场里逛了一圈,看中了一款电风扇,结果在网店里买,可以便宜100多元。”刚淘到货的小赵告诉朋友时,有点小小的得意,去年家里的暖风机、加湿器也都这样买的。

  如今,有这样一群人,把眼镜店当作了免费验光点,把商场当作了“试衣间”,把家电卖场当作了看货区,只试不买,记下度数、款式、货号,然后就到网上淘便宜。

  眼镜店无奈免费验光

  昨天记者走进了文二路上一家眼镜店。在验光区,正巧有工作人员在帮一小伙子验光,忙乎了10多分钟后,可以陪顾客到柜台挑一下眼镜了。这时小伙子想了一下说:“我还要再考虑一下。”

  “现在的确有不少人只验光,不配眼镜。”工作人员苦笑了一下。因为验光是免费服务,许多人验光后,就回家去网店淘货了。“对于验光不配镜的客人,我们验光单就不给客人了。”他显得无奈。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了一下“眼镜”,跳出80多万条结果,找几位卖家问了一下,对方都表示:“可以配近视眼镜,只要报上度数即可。”一位信誉等级双皇冠的卖家告诉记者,在他店里镜架一般在20元以内,镜片则在80元左右,“不过我们也事先声明了,网上配镜有风险,非质量问题不退。”他说。

  记下货号,网上找代购

  还有一些精明的MM,则把商场和专卖店当做了自己的“试衣间”。

  上周,温州的夏小姐约了小姐妹一起逛当地的商场,她们在商场里看中了一品牌的衣服和几双新款凉鞋。“朋友试了下衣服很中意,要900多元。”夏小姐说,早就习惯网购的小姐妹偷偷记下了货号和款式,当晚就在网上联系了一家网络代购,同样的衣服拿到手400多元。“我试了一双鞋,商场里卖1500元的样子,网上代购600多元就能搞定。”

  原来,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商场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常有较大促销活动,利用这些折扣信息,代购就有了赢利机会。“香港等地新上架的服饰促销会比较早启动,同样的商品,不同的地方就有了价格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网购后,到专卖店验货

  “试了半天,最后空双手出来,这样的确会让商场营业员感觉不舒服。”网友SUNNY说,但是一想省钱才是硬道理,就不管那么多了,“可记货号的时候,还是有点心虚的。”

  端着笑容,服务了半天,等营业员知道客人存心不想买东西,自然是高兴不起来。“有时候,还有人拿着网购的服装,来让我们辩别是不是真货,让我们哭笑不得。”一家专卖店的销售人员说。

  现在,一些专卖店干脆拒绝对网货的“验货”。“我们觉得对那些号称正品的网店还有要多个心眼的,网上的商品良莠不齐。”他们说。     本报记者 陈聿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消费 A0014 实体店无偿奉献
感觉有点冤
2009-6-19 48257178002CE175482575D9002FC08A[A1-陈聿敏≈B1-王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