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杭州新闻
3  4  
PDF 版
· 杭州的地下“家底”摸清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历时3年耗资3000万元,《杭州城市地质调查报告》昨出炉
杭州的地下“家底”摸清了
杭州属于地壳稳定区
半山、南星桥土壤最“脏”
找到了13处应急水源地

本报记者 逯海涛 张德君
  本报记者 逯海涛 张德君

  

  昨天下午,历时三年的《杭州城市地质调查报告》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的评审,正式出炉。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探清“地下秘密”的城市。项目调查成果可为杭州城市规划、工程勘察、重大工程选址、大型工程施工设计、考古、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

  城市内河污染严重

  经过调查,杭州最“干净”的土壤位于萧山北部平原、下沙以及余杭和萧山外围山区等地,属于Ⅰ类土壤。而杭州最“脏”的土壤属于劣Ⅲ类土壤,主要分布于半山、南星桥等地。

  调查表明,半山地区受污染型企业污水排放影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汞、镉、铅、硫、氟等元素严重超标。

  水体情况没有土壤好,钱塘江流经杭州市区时污染被加重;京杭运河中石油类和粪大肠杆菌群污染极其严重;城市内河由于接纳了大量城市污水,污染严重。

  杭州苗圃一带不能开采地下水

  1995年12月19日,浙江医院内1号楼北侧路面塌出椭圆形的一个大坑,长约9米,宽5米多,塌陷造成1人死亡,这是发生在杭州的一次岩溶塌陷。所谓岩溶顾名思义就是石灰岩被侵蚀、溶蚀,形成地下溶洞、地下河、溶沟等,如果过量开采地下水,则会造成地面塌陷和沉降,浙江医院的这起地面塌陷就是和当时高强度超采地下水有关。杭州地质调查报告中说,杭州的岩溶地区主要发育于西湖周边、留下—闲林、转塘和超山等石灰岩地区。

  据统计,西湖地区有16个区段曾先后因岩溶塌陷引起26次程度不同的地面塌陷和凹裂。主要因为开采地下水引起,但随着近年来开采强度降低或终止开采,没有再度发生塌陷。

  目前西湖地区稳定区域60平方公里,不存在极不稳定区域,不稳定及次不稳定区域分布面积也较小。不稳定区域集中分布于杭州苗圃、陆军疗养院一带,面积极小(约0.03平方公里),开采岩溶水时,塌陷极易发生。次不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饮马桥至杭州苗圃一带,零星分布于117医院、凤山门附近,面积约0.16平方公里,开采地下水易引起塌陷。此外,转塘、留下、超山等地属稳定及基本稳定区。

  当然,地面塌陷还会由地下工程和水管破裂造成,如梅灵北路与灵隐路交叉口的地面塌陷就是由于地下开挖造成上覆岩土层坍塌。报告建议对该类工程必须严格规范施工,超前预报。

  这次调查,也显示了杭州城市地壳—地基及边坡稳定性良好,属于地壳稳定区。

  13处应急水源地备不时之需

  所谓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是指在遭遇水质污染突发事件、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等情况下,能够首先用于解决居民生活用水的战略储备水源地,是采取一种非常规的、有一定开采周期的临时性供水水源地。通过调查,杭州找到了13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包括龙坞、梅家坞、九溪、留下、黄湖、长乐、楼塔—河上、戴村、袁浦—东洲岛、三家村、亭趾、环西湖、象山—西山等。

  在遭遇突发状况无法正常供水时,这些应急水源的水经过除铁锰等处理后,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供水水源。应急水源地共有开采井102眼,其中现有开采井41眼,废弃井61眼。在这些水源地,将会新开采一批水井以及恢复一批废弃水井,保证应急水源的使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 A0002 杭州的地下“家底”摸清了 本报记者 逯海涛 张德君 2009-6-19 48257178002CE175482575D9004DC851[B1-温浩杰];钱江晚报a00022009-06-1900018;钱江晚报a00022009-06-1900019;钱江晚报a00022009-06-19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