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人文·娱乐
3  4  
PDF 版
· “两头有思想的驴”席卷传媒大奖
· 别拿文艺片
当幌子
· 200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完全获奖名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米的猜想》导演
上海开炮——

别拿文艺片
当幌子

  本报讯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第一场论坛上,王小帅就对陆川、宁浩等票房过亿的导演发难,认为他们“作为导演很失败”。前天下午,一场以“市场与立场——年轻力量向左走,向右走”为主题的电影论坛仿佛是对这个话题的回应,《李米的猜想》导演曹保平直言,文艺片很可能成为某些导演逃避技术上的困难的幌子,年轻导演更需要在类型片上进行锻炼和提高。

  这场论坛的主持人、《好莱坞报道》亚洲版的首席评论员李诗才打了一个比方:年轻导演参加电影节有点像选美,得了奖才能往娱乐圈发展。即使以《疯狂的赛车》被广大观众所熟知的宁浩,如果不是因为处女作《香火》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可能也没机会遇上刘德华这个伯乐。宁浩说:“中国缺乏培养新导演的机制,根本没人愿意给新导演投资,只有在电影节上拿了一张‘门票’,你才能回中国拍电影。”

  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娄烨等导演无不通过文艺片起家,在本届电影节的第一场论坛上,王小帅甚至炮轰拍商业片的年轻导演“变节”。不过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副教授,曹保平认为文艺片有可能变成一个幌子,“很多人为了逃避技术上的困难选择拍文艺片,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文艺片没道理可讲,你怎么拍都对,但类型片是有标准的,对于导演叙事手段、逻辑关系、创作才华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宁浩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取得的成功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观众对于类型片的需求。宁浩透露,向西方类型片学习是条捷径,“这条路人家都走了100多年了,你学习就可以了,本来你就落后干吗不学啊?手段是可以学习的,但是有些东西你想改变也改变不了,比如东方人的情感、哲学,所以不用担心没有自己的特点。” 据《武汉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娱乐 A0008 别拿文艺片
当幌子
2009-6-21 48257178002CE175482575DB004BEE77[A1-屠晨昕≈B1-丰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