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人文·文娱
3  4  
PDF 版
· 田野搜寻
带回散落在乡间的民谣
· 众名家授课 教你写“商小说”
· 农民眼光高了
逼着演员多才多艺
· 赵松庭徒孙 小镇遇粉丝
· 林志玲“献声” 娃娃音终派用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温州越剧大篷车半年下乡演出150场,团长感叹
农民眼光高了
逼着演员多才多艺

  本报讯 “你或许觉得,下乡到农村里演越剧比在城市里要简单吧?其实完全相反,如今给农民送文化可难了!农民兄弟对剧团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草台班子日子越来越难过,而且他们喜欢在演出前看些唱歌、跳舞,还有小品。这就逼着我们的年轻演员要变得多才多艺了。”

  这是昨天温州越剧团团长陈峰对记者所发的一段感慨,让人深感时代在进步,农民兄弟的审美真是与时俱进。

  在温台地区以“越剧大篷车”而闻名遐迩的温州越剧团,这次送越剧进城了。18日、19日晚上,该团在杭州剧院分别上演了传统越剧《是我错》和《泪洒相思地》,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演员投入的表演,惹得杭州观众频频以掌声宣泄紧张的心情。杭州是该团大规模城市巡演的第一站,此后还将去宁波和“越剧故乡”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团平均每年下乡演出150场。今年已有100场了,从泰顺的山村到玉环的海岛,有20多万观众。”陈峰说。

  半年内吸引20万农民观众,绝不是件轻松的事。“如今农民的眼界开阔多了,电视上有专门戏曲频道,每天都能看到高水平的戏,而且浙江小百花这样的省级越剧团下乡也很频繁了,竞争很激烈。观众的嘴越来越‘刁’,草台班子的日子难过多了。”陈峰说。

  “如果你现在跟我们的大篷车到农村里去,你会发现年轻观众特别多。”这是城市的越剧演出中很难见到的一幕。原来,温州一带的乡镇大量的民营企业吸引了许多外来打工者,这些人甚至占到温州农村人口的六七成之多。他们也入乡随俗,爱上越剧这种地方戏。“不过他们毕竟年轻,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审美习惯调整节目。”陈峰告诉记者,无论传统戏还是新编戏,都要加快节奏,还常常穿插一些热闹动感的京剧武戏,吸引后生们的眼球。 本报记者 屠晨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A0009 农民眼光高了
逼着演员多才多艺
2009-6-21 钱江晚报a00092009-06-21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