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1版:People
3  4  
PDF 版
· 前世今生
秦俑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记者连线考古专家
解读他们眼里的兵马俑

前世今生
秦俑情

  麦郡

  

  上下五千年,冥冥三生缘。

  对于77岁的老人袁仲一来说,35年前村民打井发现陶俑碎片,他带领三位队员赶去勘探开始,便注定了他从此将与这些陶俑难舍难分。也正是他,为这些陶俑取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名称“兵马俑”并沿用至今。而他,从此被大家尊敬地称为“秦俑之父”。

  自1978年走进秦兵马俑博物馆到1998年担任馆长以来,吴永琪已守护秦俑整整31年。“第一次看到它时,我感到它们就是我真正的归宿。站在秦俑之侧,就像与秦始皇同处在一个空间,只是中间跨越了2000年。”他如是形容他与秦俑之间难以名说的因缘。

  从朝气蓬勃的大学毕业生到年过半百的考古专家,秦俑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占成与一尊尊兵马俑共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甚至能听到兵马俑说话——“我总觉得他们在跟我说,‘再挖出一些东西陪我们吧’,‘早日揭开我们身上的谜团吧’。”

  作为一个已经与秦俑打了20年交道的女考古专家,在许卫红眼中,她用小铲子挖出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故事的,她的使命就是还原这些文物的真实生活。兵马俑于她就是一本百读不厌的名著,她的使命就是去读好它,读懂它。 

  ……

  因为秦俑,无数与之相关的人们,正用此生去穷尽发掘与解读这八千地下军阵的所有奥秘;也因为秦俑,他们从此注定魂牵梦绕,终年奔忙于两千年的时空穿越间。而伴随着6月13日兵马俑时隔24年后的第三次发掘,这些科学家与考古学家们再度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兵马俑到底有多少个?为何始终不见统帅俑?一二号俑坑为何被焚毁?秦人如何能使青铜剑两千年不折?兵马俑的那些手势藏着什么玄机?幽幽地宫到底深几许?秦始皇之躯有无可能还保存完好?……太多太多的谜团,等待着科学家与考古学家们,一步一步地为我们来解开。

  我们已经失去太多来自祖先的记忆。所以,对于活在当下的我们,兵马俑这一带给我们无限惊奇与想象的祖先遗存,是多么地弥足珍贵。我们震撼于它的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折服于它的恢宏阵列、宏大构图,更感动于它的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所有这些,我们心怀骄傲,因为,那正是我们血脉的渊源。

  前世今生,沧海桑田,秦俑情难了。

  C2~3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People C0001 前世今生
秦俑情
2009-6-22 48257178002CE175482575DA001858AA[A1-何黎≈B1-何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