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浙江新闻·巡城
3  4  
PDF 版
· 江山市服务企业很有一套
· 促企业转型
海宁猛进如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促企业转型
海宁猛进如潮

  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海宁盐官观潮时曾写下“猛进如潮”四字。在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大格局影响下,海宁人没有退缩,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大力推进经济转型,赋予了“猛进如潮”四个字新时代的涵义。

  从贸易集散中心

  到风尚发布中心

  3月的比利时布鲁塞尔,闻名世界的撒尿小童于连穿上了一件鲜红色的唐装。这件唐装的产地就是海宁。以往人们印象中的皮衣一般是厚实且臃肿,而这件由反羊绒利用现代工艺制成的皮制唐装却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海宁是“中国皮革之都”,2008年全市皮革产业总产值为178亿元。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也对海宁皮革产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出口美国的皮沙发、皮沙发套,出口俄罗斯的裘皮产品,出口欧洲的中低档皮衣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如何加快推进皮革产业的转型提升,保持海宁皮革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活力,是当前海宁市委市政府和皮革从业者都在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有法说,着眼点从低端贸易到高端的品牌设计和营销渠道建设,这是海宁皮革从业者和政府部门的共识,如果不形成自己品牌优势和营销渠道,只能处于皮革行业利润链的末端,赚一点零星的辛苦钱。从卖“便宜货”到价廉物美的“时尚货”,从覆盖长三角地区到辐射至中西部地区,从引领中国皮革时尚潮流到与世界接轨,海宁皮革城真正在走向世界。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嘉兴市委常委、海宁市委书记俞志宏充满自信地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海宁的皮革等传统产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产品开发、品牌培育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要我们瞄准目标,坚持不懈,海宁的传统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质的飞跃”。

  政府是企业的娘家人

  促企业自身素质培养

  海宁市地税局副局长夏国平最近新换了名片,新头衔是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这位挂职上任的新助理将在今后一年的时间里,把他的办公地点从海宁市地税局搬到天通公司,协助总裁分管财税筹划、企业转型升级等事务。虽然刚刚坐进新办公室,可夏国平已经协助公司落实了一笔退税。

  和夏国平一起被选派到企业的机关干部还有36名,他们是海宁在开展“两优三服务”专项活动中,第一批被选派出来脱产驻企进行蹲点服务的干部。在为期1至2年的时间内,他们将在新的岗位上定位自己的角色:一方面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提升发展信心;另一方面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锻炼自身能力,不断提高个人在经济管理和决策上的素质。

  选派干部驻企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而提高企业主自身素质的一系列举措,海宁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有步骤地施行。去年3月,浙江省第一家县级企业经营者管理学院在海宁市委党校开课,当年有53名骨干企业老总参加了与浙江大学合办的高级总裁研修班(EMBA),其他还有2000多人次接受各类进修培训。

  海宁港龙塑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新龙就是其中受益的一员。培训期间,他的企业刚将主营业务从针织内衣转移到经编材料上不久,借着培训的机会,张新龙与授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理清了思路。转型成功后,张新龙的企业年销售额从做针织时候的6000万飞速提升到2008年的2.3亿。

  针对海宁中小企业、家族企业多的实际情况,学院把一部分课程的重心放在家族式企业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衔接、加强对企业接班人的培训方面。市财政每年向学院投入100万培训经费,全部用于企业家的培训。

  俞志宏经常强调:“政府就是企业的娘家。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作用,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好单个企业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创新平台建设、共性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培训等,真正做到政企联手,共谋发展”。

  本报通讯员 李迪刚

  本报驻嘉兴记者 陈文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浙江新闻·巡城 A0007 促企业转型
海宁猛进如潮
2009-6-22 48257178002CE175482575DB004E0095[B1-陈学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