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6版:时评
3  4  
PDF 版
· 税提了,烟照抽
· 煮半熟才叫停,晚了
· 动物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
· 公示岂可成形式
· 戎我说两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税提了,烟照抽
■东魁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烟产品消费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在把消费税率最高调至56%的同时,额外再加征5%的从价税。新政策从今年5月1日起执行。

  提高消费税,增加从价税,烟草行业这只“超级奶牛”,所承担的财政增收任务更重了。但奇怪的是,总有一些人士解读为提税控烟,或者视其为政策目标之一。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似乎有些过于天真了。

  从背景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去年10月起全国财政收入连续下降7个月,今年前4个月财政收入均为负增长,5月份才首次回升到4.8%的增长——注意5月份是烟产品消费税提高的首月——全国财政收入状况非常不乐观。与此同时,无论促内需、保增长,还是扶助弱势群体,都意味着增加财政开支。因而,从时机选择来看,其政策指向非常明显,就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基本与控烟无关。

  当然,也有人会强辩说,提高烟产品消费税,“客观上”有利于控烟。持这种想法的人,多半是不吸烟的人,不懂得其中的门道。笔者已具十多年“烟龄”,身边还有一大批“烟友”,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先从烟产品市场的结构来看,我国烟产品价格梯度跨越极大,便宜的有一块钱一包,贵的有百十块钱一包,最贵的“天价烟”就没谱了。这其中,分布了各个价格档次,总有一款适合某位烟民。因而,消费税提高也好,烟产品涨价也好,对于真正吸烟的人来说,顶多是降低一下“档次”,原先抽十元一包的烟,继续抽十元一包的烟,只不过换个品种或牌子——当然,仅用价格因素衡量,“档次”其实也未降低。

  换个戒烟的角度去看,笔者这些年所仅知的几起成功戒烟案例,还真没有哪个人是因为经济原因戒的,几乎都归于吸烟以外的健康相关问题。比如,体检发现病症了,或经历一场车祸之后等,当事人开始对身体健康格外重视,才会主动狠下决心把烟戒掉。

  为什么会这样?坦率地说,毛病出在烟草行业的管理体制上,没有一家国家机关会因烟民多而受损,更没有一家国家机关会因禁烟而受益。恰恰相反,由于我国实行烟草专卖管理体制,催生了一个强悍的烟草专卖管理部门,生产和销售企业都在其“专管”之下,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对这个领域拥有几乎绝对的话语权。同时,诸如财税、国资、工业等部门,也充当着这个利益群体的同盟。试问,至少从目前而言,谁能把控烟进行到底。

  真要控烟,印骷髅头的做法可能有效多了。可是,这国际通行的做法提了这么多年,有谁愿意去施行呢?

  ■东魁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时评 A0016 税提了,烟照抽 ■东魁 2009-6-22 48257178002CE175482575DC004978BE[B1-方小晶];钱江晚报a00162009-06-22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