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体育·乐活
3  4  
PDF 版
· 我的弟子,一看人品二看武艺
· 中巡赛完成浙江“处女行”
· 新手对镜跑步,效果更好
· 癌症不等于绝症
寄情山林,找回生命的自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陈氏太极传承人杭州论道
我的弟子,一看人品二看武艺
  近日,武林高手陈家沟陈氏太极拳11代传人陈正雷来杭论道,吸引了300多名爱好者赶到现场聆听。

  抱拳鞠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以武林中人的方式向大家问候,“我早上去钱塘江边的时候,看到了许多人在打太极拳。杭州的环境非常好,这里的太极拳氛围相当浓厚。”陈正雷赞叹道。

  作为热衷推广太极文化的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人物,陈正雷出生太极世家,从小就受伯父教导,承担继承和推广陈氏太极的责任。自8岁习武至今,从未间断。

  “好功夫是怎么来的?苦练得来的。”回忆自己10多岁时的岁月,陈正雷说练得非常辛苦,“每次要把10套拳连着打,一般要打上2小时。打前5套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将衣服都浸湿了;而打后5套的时候,又将衣服给捂干了。”

  那时候的生活条件远没现在那么好,家里连蕃薯、土豆这样的粗粮都吃不上,可是每次练拳付出得又那么多,日子实在难捱。“饿了,就将裤腰带勒勒紧,以减少饥饿感。你看我的指甲,到现在都有像瓦片似的棱角,都是因为当时营养不良引起的。”陈正雷说,现在的习武之人再也不用忍受那样的艰辛了。

  作为一名武林高手,很多人都想拜陈正雷为师。不过,陈正雷说在他那儿是先学艺再拜师。“那些看过我碟片的,或是我弟子的徒弟,我称他们是学生;那些行过拜师礼的,才是弟子,不过他们至少得经过我3至5年的考察期,对他们的要求有两个:首先是人品,然后是武艺。”

  本报实习生 刘丽芳

  本报记者 杨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体育·乐活 A0015 我的弟子,一看人品二看武艺 2009-6-22 48257178002CE175482575DC0012B37B[A1-杨静≈B1-李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