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1版:科教·教育
3  4  
PDF 版
· 他们走过的世界名校之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找到最佳升学方案,你不妨借鉴——
他们走过的世界名校之路
本报记者 王慧华
  放眼全球填志愿,如果今年你有此打算,不妨借鉴本版为你采写的近期回国度假的身边留学生的求学历程,同时还需要对留学地今年的新政有所了解,以便申请时用足政策,有的放矢,找到最佳升学方案。

  比如,艺术类留学,今年去意大利是个好选择。意大利政府今年专门针对中国的艺术生启动“图兰朵”计划,近70所意大利公立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开放了近1000个音乐、美术、设计类专业名额,所有专业均免收学费。而“三校生”留学今年就难去荷兰了,因为今年荷兰只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不招“三校生”,雅思要达到5分以上,同时开始接受新托福成绩。而英国今年的签证估分体系,能帮你防野鸡大学,日本要求高考生有一定分数,美国则延长理工科毕业实习期等。德国今年则启用标准化语言测试。

  斯坦福博士:

  当年从北航退学

  孟秋(杭四中毕业,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系,读完大一后退学,3个月后去新西兰,在一个只有12万人口的沙滩上有企鹅的南岛小镇读完4年本科,拿了两个专业的第一名,匆忙考了GRE,通过电子邮件成功游说了美国几所大学的招生办主任,不需要提供TOEFL成绩,最后选择了美国计算机专业排名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全奖读硕士,现在斯坦福大学全奖读博士。近期作为美国顶尖名校浙江行成员,来杭宣讲。)

  

  出国快10年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在新西兰的那4年才真正是留学的经历,那是一种在连最基本的社会安全感都被剥离后,为自己的下一顿饭同时也为了未来去努力去奋斗的状态。

  在那期间,由于无聊,我读了这辈子最多的书,看了最多的电影,听了最多的音乐,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去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我本科论文的导师,一位隐居到新西兰的耶鲁毕业的前麻省理工物理系教授,不但帮我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也引导我开始积极地为这些目标做准备。在大四毕业论文还没开题的时候,我就决定了以后要从事计算机科研事业,于是大四申请参加了几个研究生级别的研究项目,并且独立完成了其中的一个主要课题,在未毕业时,我有了5篇顶尖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在我向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申请材料中,我强烈表明自己要从事科研工作,大四的研究经历和成果无疑是我申请材料里最具说明性的一部分。

  硕士毕业后,我又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我只用了一个晚上准备斯坦福大学的申请材料,因为其实凭借在硕士期间的辛苦研究成果(14篇顶级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我已经没有必要写太多了。

  三本生:临时“跳”进美国名校

  胡小小(2008届杭州高考女生,成绩刚上三本线。因姑妈在美国,她临时决定去美国留学。2008年10月被戴顿大学录取,2009年1月赴美读ESL,通过重新申请,目前已被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录取。)

  

  胡小小是去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才准备留学的,在时间和准备上都非常仓促。

  在留学顾问陈燕的建议下,她首先报当年9月的雅思考试,考出5.5分,准备申请材料时,她突出了性格活跃、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这一特点。10月左右,戴顿大学(美国大学综合排名102)寄来了“语言+本科”双录取通知书。

  由于雅思没有达到戴顿大学的要求,胡小小先赴美读该校的语言学校,她突然发现,这语言学校同时也为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美大学综合排名66)提供语言培训,ESL语言成绩能被承认。发现自己够格申请时,已是2月10日,而迈阿密牛津的截止日期是2月1日。胡小小打电话去学校咨询,了解到还有一次网上申请的机会,截止日期是2月20日。

  在一周时间内,胡小小赶写了2篇英文作文,并将之前的高中简历翻译成英文,在申请截止那天晚上的10点钟,和自己的高中成绩一起提交上去。

  6周后,她没有等到通知,却等来了老托福考试成绩563分,比迈阿密牛津的录取要求高出33分。在ESL老师的建议下,她将自己的托福成绩补充递交上去,同时给学校发了一封信,阐述自己ESL一周内就将毕业。没想到,迈阿密牛津很快给了回复,表示学校已经看过她的所有材料,完全符合学校的招生要求,欢迎她加入该校学习!本报通讯员 刘伟华

  高考前半年,赴澳读预科

  娄希阳(杭师大附中读完高三上学期,没参加高考,直接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简称ANU)读预科,现为金融专业大一学生。目前从澳洲堪培拉回国度假。)

  

  留学大半年,印象最深刻的是:“澳洲的教材真是好贵啊,一本一百多澳币(汇率大约1∶5.5),我们这些穷学生真是买不起。”

  第一个学期,由于各方面还不是很熟悉,稳妥起见,我一咬牙买了3本教科书,花了350澳币(折合人民币1900元左右)。

  度过了适应期,我发现在ANU,教授上课时候展示的讲义就是最佳教材,课后,教授就会把上课讲到的内容放到网上,修这门课的同学都可以共享。大家完全可以选择不买任何教材进行专业学习。

  在澳洲,根本无习题书可寻。任何人不得整本整本地复印一本书,最多只能印一本书里10%的内容,而且不能超过一个章节,否则你就是在违法。ANU的学生想在考试中过关的最好办法就是狠命听讲。ANU金融专业的课程形式分成Lecture(教授主讲的大课堂,800人同时听讲)和Tutorial(助教主讲的小课堂,每个班20至30人,主要讲解习题)。

  本报通讯员 章咪佳

  本报记者 沈蒙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教育 B0011 他们走过的世界名校之路 本报记者 王慧华 2009-6-23 6C9A671DA4194954482575DD0021FE0E[A1-王慧华≈B1-王慧华];48257178002CE175482575D00027682B[A1-王慧华≈B1-王慧华];48257178002CE175482575D200232D1C[A1-王慧华≈B1-王慧华];48257178002CE175482575DD0018B9C5[A1-王慧华≈B1-王慧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