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杭州新闻
3  4  
PDF 版
· 我省高考成绩
首批分数线揭晓
· 女孩感谢的手势,让我感到很温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斑马线前让行的公交司机给本报打来热线——
女孩感谢的手势,让我感到很温馨
本报记者现场体验,公交“老大哥”斑马线前让行成一景
  “昨天下午开车时,在让行人通过斑马线后,一位刚过斑马线的女孩子很友好地向我微笑,还做了一个感谢的手势。我觉得挺温馨。希望杭州其他的司机都能礼让行人,让行人安心过马路。”昨天,杭州的一名普通的公交司机耿师傅打进本报96068热线,讲了这件让他感动的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近段时间以来,行人过斑马线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提心吊胆了,特别是公交车,站在斑马线前,老远就能看到公交车减慢车速停下。如果你还在犹豫,司机还会挥挥手提示你先过。

  昨天,本报记者在杭州几处路口体验了一番,印证公交车的礼让行为渐成气候,也呼吁更多的司机加入文明行车的行列。

  公交司机:

  斑马线前踩刹车

  已经成了习惯

  昨天下午,记者在胜利新村坐上了一辆K49路公交车。开车的陈师傅很年轻,工作也很专注。开到庆春路接近东坡路口时,有个女孩正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看着滚滚车流犹豫不决。记者乘坐的公交车首先停下车,司机用手示意女孩过去。女孩看到了手势,开始沿斑马线过马路,经过的其它车辆见了,也依次停车。

  公交车开到解放路佑圣观路口时,绿灯还有7秒结束,陈师傅正想通过,却看到一对母女正在横穿马路,于是他又踩了刹车停车让行。这对母女通过后,红灯亮了,公交车又等了一个灯次才过。

  车子到总站后,记者与陈师傅聊了聊。陈师傅说,公司对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事要求很严格,如果被查到没有礼让,会被扣分甚至罚款。

  以前他也被扣过。“天天都在马路上开,难得会有一两次疏漏,不过现在基本上已经成本能了,未到斑马线看到行人就先本能地踩刹车。”陈师傅说。

  记者体验:

  司机两次示意

  请我先过马路

  下午3点30分左右,体育场路连接体东社区与艮园的斑马线上,76岁的司徒大爷从体东社区走来,走了一半,有车过来了,他刚停下脚步准备让一让,那辆台州牌照的保时捷轿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其它几辆车也纷纷在斑马线前停住。顺利过完斑马线,司徒大爷对记者说:“尽管我是老人,但平时私家车主动让我的还是不多。不过,好习惯也是能传染的,有一辆车停下来,一般其它的车也会停下来。”

  就在记者跟司徒大爷聊天时,斑马线出现了温馨一幕。一辆K28路公交车停在斑马线前让完过马路的市民后,司机以为我们也要过斑马线,在车窗内朝我们挥了挥手,示意我们可以放心过马路。记者朝他摇了摇头,他可能没明白意思,再次朝我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记者笑着朝他摆了摆手,他才继续往前开……

  在路口观察了20分钟,记者发现,经过的公交车中,绝大多数都会主动让行,但私家车能做到这一点的就不多了。就在体东社区前,一辆由东往西行驶的宝马轿车甚至一路鸣着喇叭往前冲,丝毫不理会正要过马路的市民。

  在体育场路开店的潘大伯说:“要是这些私家车都能像公交车这样就好了。有些司机素质真不怎么的,前面都有车停下来了,他们还要从旁边硬绕过去。”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公交车都做得尽善尽美。下午4点左右,在永天巷口,有行人正过斑马线时,一辆公交车停下来时,车头已经压在斑马线上,行人走也不是,停也不是。最后还是公交车先启动,行人才在车流中通过马路。

  在体育场路仓河下路口,也有条斑马线,可能是有不少大人牵着孩子过马路的原因,这里机动车让行的情况比较好。62岁的谢大妈牵着孩子的手过马路时,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一边过马路,谢大妈还笑着对让行的司机竖起大拇指。谢大妈说:“他们能主动让我们,我们也要表示感谢!”

  公交公司:

  一次不让扣3分

  扣满15分就下岗

  杭州公交集团客运部副经理翁军说,公司对礼让行人,这两年抓得一年比一年严。今年在新司机上岗培训时,对操作规程进行了修订,其中就提到人行横道前要礼让行人。“我们有个321操作法:在道路上行驶时,无论有没有斑马线,前方有人横穿马路,距离30米远时发现需要减速或鸣号(郊区);距离20米时速减到15公里以下;距离10米,行人还在穿越,需要立即停车让行。”

  除了规程上的约束,集团公司还有扣罚力度保障礼让行人的实施。“一旦查到有不礼让行人,会对司机进行扣3分的处罚,并扣除当月安全奖250元。一年内扣满15分,就要下岗重新培训。”翁军说,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公交车做得越来越好了。

  斑马线前车让人,杭州交警部门也有话说:“公交车、部分私家车能做到这样,的确值得表扬。毕竟通过交警24小时来管,是不现实的,企业、单位、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学会互相礼让,互相尊重,出行才会更安全。”

  本报通讯员 金洁洁        

  本报记者 赵红燕 刘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 A0002 女孩感谢的手势,让我感到很温馨 2009-6-23 48257178002CE175482575DD003E37BA[A1-卢楠≈B1-何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