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昨天在余杭举行的第5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获悉,我省首批7个非遗生态保护区试点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展现出初步成果。
作为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中的一个实验点,余杭塘栖镇塘北村在种桑养蚕方面有着悠久历史,但余杭非遗办主任王祖龙告诉记者,“现在塘栖地区农民更流行的是枇杷种植,这样搞蚕桑生产的人员就逐年减少了。”为什么农民更愿意种枇杷呢?在观看了传统蚕桑生产工序以后,这个问题不言自明:养蚕搞丝织实在是个苦活。
塘北村廿四度自然村蚕农徐法娥,是全村养殖大户之一。她从16岁开始养蚕,迄今已有40年。“养蚕要上心,”徐法娥说,“要不停地看,甚至半夜三更也要起床照看,像养育自己的小孩一样养育蚕宝宝。”
在热盆汤和木质缫丝车上抽蚕丝(缫土丝),这一手艺散失民间近50年之久,若不是非遗保护工作恐怕已经失传了。年近八旬的老大妈仲雪娥是村里所剩无几的仍然能熟练缫土丝的能手。
仲大妈从19岁就开始做丝,一天大约要做掉两大匾茧子,相当于15斤左右。一锅水烧至90度,放入一捧茧,双手各拿着一把小竹帚,反复拌动,以理出丝头;脚踏着轴板,转动轴头,绕上蚕丝。由于不停地在热水里抽丝搅动,一天下来双手会磨烂,而长时间贴在热锅灶外的大腿也难免会被烫伤。
传统的手工养蚕丝织工艺早已被机械化现代工艺所取代,通过让村民们倒退回原始作业的方式来保护传统文化显然行不通。于是,塘栖镇尝试用旅游来推动这一传统技法。
今年5月,塘北村农户趁着塘栖枇杷节举行的机会,推出了“蚕杷民俗风情游”,把养蚕、缫丝、拉绵兜、打棉线、织土布、翻丝绵被、做圆子等民俗项目,一一展示给游客。对此,旅游中介公司和游客都颇感兴趣。这当中最吸引游客眼球的就是缫土丝技艺。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塘北村接待了上万名游客,村民提起了回归传统的兴趣。
本报记者 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