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杭州新闻·屋檐下
3  4  
PDF 版
· 杭州人的爱心很滚烫
· 说的居然是清朝修海塘的事
· 众里寻他千百度,英文怎么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两天时间,几十位热心人,近4万元捐款——
杭州人的爱心很滚烫
  本报讯 再次走进杭州市一医院康复科病房,看到东北女孩周维,她比上次精神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很灿烂。不等我们说话,她先开口:“真的谢谢你们晚报,这两天有很多人来看我。”

  去看望周维的基本上都是晚报的读者,是在看了本报报道(详见6月24日A10版)后被汤民的爱心打动的。短短两天时间,周维已收到捐款近4万元,昨天还有数十位热心读者打进本报热线96068,要求提供周维的银行账号,直接给周维打钱。

  他们都很低调,在电话里不想多说什么,只是说“尽一份力”。

  读者朱华喜现在在下沙做保安,昨天他通过本报向周维捐100元。“虽然钱不多,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朱华喜说。他是安徽人,小时候经常生病,也因为家境贫寒付不起医药费,“多亏很多热心人的帮助”。

  李大妈也是帮助周维的热心人之一。李大妈今年59岁,退休在家,4月份刚刚做完胸椎手术。她决定从这个月1500元的退休金中拿出600元帮助周维。李大妈本来还想去医院看周维,但是因为伤口还没完全恢复,不方便走动。她托晚报带给周维一句话:一定要有信心坚强面对。

  “杭州人这么热心,我们东北老乡更应该出把力。”昨天,来自黑龙江的王女士专门跑到医院看望周维。他们还有一个东北QQ群,里面上百人都是东北来杭创业的,正在讨论为周维捐款。王女士说:“一分钱不嫌少,一万元不嫌多,大家一起出力,帮周维站起来。”

  昨天上午,病房里还来了一对夫妇,默默地把2万元交到了周维母亲刘士春的手里。男的姓温,他说从晚报上看到报道,作为一家企业的老板,他觉得有义务帮周维站起来。

  还有两名大学刚毕业的女生一起来看周维,拿出了手头上不多的一两百元。

  记者把读者的热心一一转达给了周维和她的母亲。周维一脸幸福地说:“当初来杭州还担心人生地不熟,没想到南方人这么热情。我很感谢你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配合治疗,早日恢复。”

  周维的母亲说,有热心人在帮周维的妹妹找工作,到时候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就不愁了,捐款尽量用在周维的治疗上。

  之前一直在帮助周维的杭州人汤民也很感动,他说,好心人的捐款也解决了他的难题,看到这么多人伸出援手,真为自己是个杭州人而骄傲。

  本报记者 赵红燕

  本报通讯员 戴惠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屋檐下 A0010 杭州人的爱心很滚烫 2009-6-26 48257178002CE175482575E0004CA44A[A1-韩兢≈B1-王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