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6版:背影
3  4  
PDF 版
· 杨骏:私募元老止步于“不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杨骏:私募元老止步于“不惑”
本版撰述: 本报记者 徐健
  “6000点可能是这辈子都看不到的点位了。”当人们还在争论此话是否出自杨骏之口时,这位原君安证券总裁、中国私募基金界的代表人物却以一种悲凉的“黑色幽默”证实了这一论断。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下午收市前5分钟,国内私募界元老、君安系领军人物杨骏因肝癌医治无效在上海去世,年仅44岁他永远地停留在了不惑之年,而其传奇的一生也将成为中国投资界浓墨重彩的一重记忆。

  梦断MBO

  虽然杨骏年龄并不算大,但是在中国证券行业,绝对是一个元老级的人物。因为在十年前,年仅三十多岁的杨骏,已经出任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君安证券的总裁。

  1989年,杨骏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招商局投资公司做投资和企业分析。一年后,杨骏转到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先任总经理廖熙文的秘书,不久转做发行承销业务,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据称当年深圳证券市场三分之一的新股发行由特区证券公司承销,杨骏几乎包办了所有特区证券所发行股票的招股说明书编制。

  1992年,杨骏受君安证券总裁张国庆之邀加盟君安证券,先后主管发行、交易、投行、研究、并购,数年间即升到君安证券总裁之位。在君安证券6年期间,杨骏带着“将君安打造成中国的摩根斯坦利”的梦想,屡开业界先河。有业界人士回忆到,当时在张国庆、杨骏的带领下,君安证券以区区1.08亿元的注册资本,斩获超过40亿元,把当时华夏、国泰、南方等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大券商远远甩在身后。“当时的杨总,可谓意气风发。”一位君安旧部说道。

  杨骏在担任总裁期间的另一项创举就是创办了君安证券研究所。当时的国内证券行业并不重视研究,但杨骏并不这样看。他认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研究,因此当时的君安证券斥巨资加强研究所的建设,在国内证券行业可谓是独树一帜。

  据业界人士回忆,那时年仅30岁的杨骏,“英俊潇洒,气度不凡,颇有少帅的风范”。并指其当时虽然年轻,“但言谈举止却颇为老成干练,下属对其极为敬畏”。在国内的私募界,很多至今非常活跃的私募精英都出自杨骏的门下,例如东方港湾的但斌、天马资产管理公司的康晓阳、尚雅投资的石波等。而今国内资本市场最活跃的一支力量“君安系”,也大多是杨骏的旧部。业内人士都将张国庆、杨骏当时成立的君安证券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黄埔军校”。

  杨骏的梦想是把君安证券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级的投资银行。如果不是后来“君安事件”中与张国庆一同失手MBO(“管理者收购”),或许杨骏还将为他的国际投行梦想而奔波。 1998年,国家审计署查明张国庆等人“账外违法经营隐瞒转移收入”的总额在12.3亿元左右,其中约2.3亿元已在查处前夕返还公司。张先后动用5.2亿元,获得君安约77%的权益。这种触及红线的尝试最终以悲壮的结局收场。此后,中纪委、公安部、高检等部门联合介入,张国庆、杨骏等人被停职并接受调查;随后,君安证券与国泰证券的合并在监管部门主持下完成。

  2000年,君安事件调查完毕,张国庆因为“虚假注资”和“非法逃汇”等罪名入狱。幸运的是,杨骏被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不过,对于杨骏来说,少年得志的时期结束了。

  转战私募

  君安事件平息后,杨骏重出江湖。

  2001年,杨骏成立晓扬投资管理公司,主要投资于香港股市。据媒体称,晓扬投资2001年以来的年均投资回报率都在30%以上。

  晓扬投资有据可查的业绩开始于2005年。2005年5月,晓扬投资与国泰君安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合作,在香港推出晓扬成长基金。2006年3月,又发行了晓扬机遇基金,总规模近1亿美元,托管行为汇丰银行。数据显示,晓扬成长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达到294.43%,跑赢了香港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晓扬机遇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率也有149.15%,与恒生指数大致相当。

  杨骏认为,香港和日本等市场非常透明,投资难度比想象的小。据媒体报道,2005年,晓扬投资在日本市场上的收益也超过了30%。从2006年3月开始,晓扬投资逐渐将外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组合清仓,开始重新关注A股市场。

  杨骏说自己是坚定的中国经济乐观者,在他看来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成就可能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中国经济的动力来自于国有企业经济活力的增长,人口红利的增长和民营企业的崛起。

  2006年10月,在股权分置改革进行了一年之后,晓扬投资与平安信托合作,推出平安晓扬中国机会一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中华民族是最勤奋,最富有创新性的民族,中国人的工作量相当欧美人的三倍,中国人有能力创造伟大的公司,中国有庞大的内生市场,中国有能力复制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的神话。”在“私募基金与中国黄金10年论坛”上,杨骏这样说道。

  但接下来的2008年大熊市则给了杨骏很大的打击,虽然他在2008年3月份参加国泰君安大户策略会的时候曾以“2008年最好的投资策略是‘不投资’”一语引得全场愕然,然而他的判断却不能让他在大熊市中避免损失,2008年,杨骏旗下2只在港基金亏损57%,3只A股信托产品亏损56%。

  今年4月,晓扬投资向客户宣布易手旗下3只信托产品,转由私募机构淡水泉公司代为管理,并对媒体表示:“内地的投资方式不适合我,我们更擅长投资港股。6000点是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的点位。”当时杨骏的做法让许多业内人士颇为不解,而今看来,杨骏定是在知晓了自己病情之后才作出上述安排。

  一个时代结束

  虽已走过名动江湖的高潮,虽然荣辱争论已渐渐远去,但杨骏的早逝有如此时江南的梅雨,还是给证券投资界蒙上了不少伤感的气息。直到上周五在上海龙华殡仪馆接受亲友同仁殇别之后,杨骏走入了历史,而他短暂且风云变幻的股市人生,却宛如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在杨骏因肝癌去世后一小时,杨骏的老同事、深圳东方港湾投资董事总经理但斌就收到了短信。正在外开会的他完全没有心思再听报告,当即匆匆离去。对于当时的心情,但斌在博客中用“错愕!惊叹!悲伤!”表达了内心的真切哀伤。

  银信宝投资公司总裁安妮现在回头看杨骏当初言论和举措,无限感慨地称,杨骏4月份说的“6000点是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的点位”这句话,可能显示他已经知道自己病情恶化,来日无多了。

  除上述私募人士真切的悼念外,更有私募人士因此深受触动,决定暂停一直坚持每日撰写的实时解盘。

  职业投机客“淘金客”6月23日写完当日股市直通车实时解盘后,文章最后留下了近期太累,决定休息一段时间,股市直通车实时解盘暂停的话语。在其博文中,基本分为投资杂谈、商品期货、实战解盘、股市早参四大类,共计2610篇。其此番的忽然停博,完全是因为杨骏事件的触动。

  “其能力和人品都有很大影响力,本来还可以为这个领域带来更多东西,实在太可惜了。”深圳德信时代总经理徐海鹰感慨不已,他们私下聊起来时候都感觉对心理冲击很大。

  “杨骏,这曾经是一个灿烂的名字。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星空中,他也曾经是一颗耀眼的星辰。至今,它的光芒仍没有减弱。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分享他的智慧。有时,我们无法理解他的孤独。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接受他的观点,跟随他的脚步。”但斌的博文透着无限哀伤,最后他写道,“杨骏辞世!一个时代结束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背影 C0006 杨骏:私募元老止步于“不惑” 本版撰述: 本报记者 徐健 2009-6-29 钱江晚报c00062009-06-2900013;48257178002CE175482575E20043811F[A1-徐健(新民生)≈B1-徐健(新民生)];钱江晚报c00062009-06-2900016;钱江晚报c00062009-06-29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