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昨天钱报刊登了“西湖男孩”一嚎成名的事,立即有人来报告他的踪迹了。打“小报告”的是重庆人冉先生,在湖州工作。“6月1日我来杭州时就见到他在湖边唱歌,当时没在意。回家以后就在网上看到了他的视频。6月19日,我再来杭州时就专程去湖边撞他了,果然,他还在。”
“西湖男孩”,原是酒店清洁工
昨天晚上6点多,记者在酒店门口找到了他。
一看,嘿,就是那位,手里正捏着钱江晚报呢!和视频上一样,不高的个儿,黝黑的脸。不同的是摘下了墨镜和鸭舌帽,少了点酷劲儿,多了点农民工的憨味儿。
说起嚎歌的事,他很大方地承认。“就是我,每天中午我都在那唱。已经一年多了!”他在一家酒店工作,工作时间是下午2:00~5:00——清洁工,晚上7:00~10:00——收盘子。所以一般去湖边嚎歌的时间为中午12:00~1:00。
以下是“西湖男孩”的准确资料:
刘和根,男,31岁,安徽舒城县人,2007年11月进杭州打工,现任吴山广场维多利亚丽景酒店服务员。
一路走来一路唱
干吗要去湖边嚎歌?是不是失恋了?
小刘嘿嘿一笑:“有点失恋的因素,我是追过一个姑娘,没成。不过最主要还是我喜欢唱歌。”
原来嚎歌是他的“嗜好”,且远不止在西湖边。
最早还在老家的时候,他就在茶叶地里嚎。每年采茶时,一头钻进茶叶地就开始唱,也不管周围老乡怪异的眼神,“一边唱歌一边采,轻松!”
后来出来打工了,做建筑小工,就在建筑工地旁唱。“来杭州之前,我去过上海、苏州、南京……走过七个城市。每到一个地方落脚之后,我都会给自己找个地方唱歌。”
到了杭州,西湖涌金广场是他的第一嚎歌地,“可那里游客多,他们要拍照时我得让开。我不喜欢唱歌时被人打断。”后来他就挪窝到西湖断桥边了。
他上班的西餐厅,则是他最常用的嚎歌地。西餐厅门口的服务员,杨姣,一听是问唱歌的,立马笑着说“认识”。“是我们西餐厅的清洁工,每天中午,我们都在包厢里休息时,他就一边擦玻璃一边唱歌,唱得角角落落都能听到!”
不过他喜欢的嚎歌地还是杭州的西湖断桥边,“哪儿风景都没这里漂亮!”所以他嚎得特别来劲儿,一唱就一个小时,“音唱得越高越舒服!”
38岁以前,梦想的脚步不止
以业余的水平看,小刘的歌嚎得还不错。其实他在杭州就参加过两次唱歌海选,一次没选上,一次因为要上班没去成。
唱歌是他最大的爱好,也是他最大的梦想。
17岁那年,因为家境等因素,他就放弃读高中,出来打工了。可那时他已经要命地喜欢上了唱歌,“这歌总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从最早的录音机到VCD、MP3,他一路装备过来。“现在用移动DVD,700多元一台,又能听,又能记歌词。”
“我为啥要进城?其实在家采茶打板栗也能赚到一些钱。可要唱歌,就一定得进城,这里才有机会。”
说实话,他这条件,要实现音乐的梦想还真困难重重。一、形象不具优势;二、经济条件欠佳。
他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上有三个姐姐。家里、村里,没有人理解他的梦想。“都说我不务正业。”
可小刘很执着:“做过了,不能错过了!”“我知道我没钱,可至少我努力过了,追求过了。”
他感谢爸妈,“虽然没给我钱,但至少给了我自由。”允许他这些年就这么一路打工,一路唱歌,一路做梦。
说话间,他突然告诉记者,其实年底他就要辞职上北京了,“北京选秀机会更多。”
他很清楚自己的弱势,“反正即使去了,也是80%的爱好,20%的梦想。”
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38岁以前,如果成就不了梦想,我就回家务农!”
“这一辈子,唱过了,我也就不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