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5版:求职·充电器
3  4  
PDF 版
· 看阿里巴巴员工
怎样快乐工作
· 一年苦战
反败为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大学生
获案例大赛冠军

一年苦战
反败为胜

  本报讯 近日,2009年Ivey/可口可乐案例大赛在上海结束,冠军奖杯落在浙江大学学子王震泽手中。作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他是浙江大学参赛队的队长,是现场发挥最为稳健的人,评委对他的评价是,“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大局观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这种素质并不是天生的。王震泽事后表示,之所以要参加这次比赛,或多或少有点“雪耻”的意思。他清楚地记得,一年半以前的那个冬日下午,同样是Ivey/可口可乐案例大赛,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王震泽的开场白是这样的:“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全场哄堂大笑,然后他的脑子一片空白……结果可想而知。

  从第一次比赛的惨败,到第二次比赛的大获全胜,王震泽赢得的不仅仅是一个奖杯,更是成功挑战了自己,“我大二参加了Ivey/可口可乐案例大赛,才看清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如果早点有规划,相信大二那次大赛就不会这样狼狈。参加大赛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自己的差距,让我第一次寻找到自己所喜欢的道路。没参加比赛,说不定我现在还在寝室里打魔兽呢。”

  一年前的那场比赛对王震泽的改变是非常大的。

  在此之前,案例大赛对于这个大二学生而言,还只是一种游戏,他对商业问题的看法有些天真。正是评委的点评让王震泽发现,商业问题原来能够这么的深刻而有趣,相比之下,自己生搬硬套“4P分析”,“五力分析”,真是“很傻很天真”。

  第一次失败后,他只身一人搭动车从杭州到上海陆家嘴中银大厦观看了Ivey/可口可乐案例大赛的全国总决赛。当看到同样是大二的北大同学们作了优秀的演讲,获得最后的冠军,王震泽对自己说,是时候做一些改变了。

  改变说来两个字,但过程却是漫长的,修炼又往往是孤单的。王震泽回到学校,开始学习各大商学院的案例,读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原著,以及大量原版的《哈佛商业评论》;他在三周的时间里每天十二小时奋战GMAT,最终拿下760的高分;他参与了罗兰贝格在浙江的咨询项目,而后开始在麦肯锡实习,每周往返杭州和上海……

  为了准备这次比赛,王震泽重新打造了自己的团队。

  除了优秀的队伍和队员间默契的合作,在半决赛和决赛前,这个团队还特地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全程模拟比赛。他说:“比赛竞争非常激烈,能获得最后的冠军固然有一定的机遇因素,但能一路走到最后,和全队的积累、努力是分不开的。”长期的积累终于有了回报,王震泽和他的团队不负众望战胜来自各高校的对手获得冠军。

  从平凡到卓越,王震泽只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每次前进一小步,回头就是一大步”。他相信,只要有梦想和持续奋斗的热情,自己可以做到,同龄人也可以做到。

  本报通讯员 许南欣

  本报记者 张妍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求职·充电器 C0015 一年苦战
反败为胜
2009-6-30 48257178002CE175482575E400146629[A1-张妍婷≈B1-张妍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