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杭州新闻·屋檐下
3  4  
PDF 版
· 大妈,老罗帮你抢回了两袋大米
· 老谢剪纸的材料买不到了
· 别再用轮椅车
去赚昧心钱
· 入夜,奶茶店摆起露天小剧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7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入夜,奶茶店摆起露天小剧场
原本是为了开业酬宾意思意思,看大家喜欢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本报记者 黄莺
  一台投影仪,一块银幕,一个双声道的音箱,加上周围住户自带的椅子和板凳,一个路边露天电影院就此落成。每天晚上天一擦黑,石桥路的露天电影就开演了,有时候放一部有时候放两部,人多的时候机动车都得绕道。

  而更有意思的是,关于奶茶店的老板的传言:

  有人说他是个露天电影迷,为了每天能享受露天电影院的感觉,才投巨款买了自己的“放映机”;

  也有人说,这个老板超级有钱,有个超高级的私人会所,在永佳苑放电影只是为了给当地租住的民工做福利。

  还有传言,请大家看电影是老板尝试的新连锁经营模式,永佳苑试点成功后会在全市推广……

  摇蒲扇的老奶奶更正:那是放录像

  一场露天电影背后居然有这么多的流言,带着好奇心,晚上8点,记者赶到了石桥路的永佳苑,由于不知道具体的门牌地址,记者一路打听,原以为没什么人知道,问路得碰钉子,没想到居然是沿街“妇孺皆知”。“不是放电影,是放录像。”一位摇着蒲扇的老奶奶指了路又指正了一下我的错误。

  第二次问路,一个还没有车头高的男孩子指着记者的正前方说,“今天没放,老板在吃蛋糕。”幼稚的童声带着不满。

  “今天晚点放,今天是我女朋友——老板娘的生日,我想让她安心吃个蛋糕,再放电影,不然生意太好了,她坐不下来。”传说中很有意思的老板不好意思地揪着额前的头发,从露天的餐桌旁边站起来解释。

  老板娘看到餐桌周围不少人都在等着看电影,于是急忙吹了蜡烛,撤了桌上的菜。摆了电脑,投影仪,幕布拉下来,店里的小伙计动作娴熟,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只用了两分钟,网上在线播放的电影《双子神偷》就投影到大屏幕上了。银幕才亮起来,不一会就聚了二十多人。果然,还没咬上一口蛋糕的老板娘就忙着调制奶茶,再也没了闲暇。

  小店的顶上支了一块黑色的遮阳布,白天用来挡阳光,晚上就用来遮路灯,奶茶店自备了一些凳子,居民都熟门熟路地自己拿,据说,有来晚的还会自己带凳子。

  奶茶店是老板的“第二产业”

  小伙子叫霍银斌,今年才27岁,职高毕业,早就开始闯荡社会,跟着父母开过店,自己有份稳定的工作,而这个名叫“贡菊之恋”的奶茶店是他的 “非主营业务”。

  “我们店是5月18日开张的,本着小店新开广而告之的心态,街坊邻里来捧个场,我们放个电影算是开业酬宾的。”小霍的话挺有意思,“第一场是《保卫延安》,本打算放三天的,没想到第四天天还没黑,好多人都买了我们的冷饮,自觉坐在小店门口等着放片子了,大家捧场我肯定得继续放呀。”于是原本三天的开业庆典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而露天电影,也为奶茶店带来了好生意,“来看电影,基本上都会买一杯奶茶,或者一根棒冰。营业额是比不放电影好一倍。”歪打正着,放露天电影就成了老板做生意的法宝。

  小霍说,他以前曾在永佳苑租了房子,开了音乐烧烤吧,可以吃饭、唱歌、放电影,但是一直不对外营业,就是和朋友私人消遣的地方。这套上万元的投影仪和立体喇叭,原来也是这个“平民级的私人会所”的装备,不是专门投资,而是旧物利用。“一套设备价值近2万,得卖1万杯奶茶才能赚回来,回收周期有点长。”小霍解释。

  这项带有商业目的的公益行为,让住户受益匪浅。

  在附近工地打工的湖南打工者方福凌说:“出来打工,好久没看过电影了,看什么都觉得挺有意思的。我最喜欢战争片。”像小方一样,大部分看电影的人都喜欢喜剧片、武打片、战争片,进口片大家不喜欢,主要是字幕大家看不清。台词又听不懂。

  (感谢报料人孟志康先生)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屋檐下 A0008 入夜,奶茶店摆起露天小剧场 本报记者 黄莺 2009-7-1 48257178002CE175482575E4002DD496[A1-黄莺≈A5-杜正钢≈B1-张德君];钱江晚报a00082009-07-0100018;钱江晚报a00082009-07-01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