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6版:时评
3  4  
PDF 版
· 倒楼,能否倒得光荣
· “裸烟”的审美
· 知易行难,“反腐作家”亦腐
· 信誉破产
何业大“残值”几何
· 内外有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裸烟”的审美
■洪信良
  6月29日,有网友曝光:某市官员开会抽无包装香烟,以防被认出牌子。只见桌上一个盘子内整齐地摆放着几支烟,旁边是一个一次性打火机,拍照的网友把相机镜头推到最近,还是看不出烟是什么牌子。

  2008年末,因为网友一篇《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抽烟1500元/条》的帖子,周久耕局长栽进了“香烟门”,最终被扯出其他问题而落马。

  “裸烟”的意味耐人寻思。你有你的相机,我有我的“裸烟”,你奈我何?诚如发帖的网友调侃的:“你猜,你猜,你猜猜猜!俺吸的是什么烟?”深究一下,可以从中发现某些官员身上的痼疾。

  鲁迅说:“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在这里,倒不是“闭眼睛”,而是让你有眼也看不清,其潜台词是:只要媒体抓不住我的把柄,我就没抽高档烟,没过奢靡的生活。这就是某些官员的为官逻辑,他们信奉的是“丑事人人有,不露是好手”。“不露”便是他们的“基本道德”。在他们眼里,周久耕抽“南京九五至尊”烟并没错,错在他运气不好。

  中国烟民3.5亿,按其吸烟的牌子也分三六九等。如笔者,一普通的工薪阶层,抽个老利群,日子还过得去,要是哪天朋友送了条中华给我,我递烟给烟友时,便要作个解释,因为我“不配”抽中华。由此我设想,要是某些官员哪天竟拿出了老利群,估计他的或官或商的朋友便要调侃他一番,或是把这包烟扔进纸篓,因为他也“不配”抽老利群。

  在美国后现代学者克莱恩看来,香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人类神秘的心理和精神渴望。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更是赋予香烟“虚幻、崇高、超凡”的美学本质。想必在某些官员吸着天价烟的时候,他凝眸沉思的形象更显成熟,他慷慨豪迈的气度更显崇高与超凡。他内心的神秘角落涌动着无尽的精神渴望,直至这一切归于虚幻。

  只是去掉精美烟盒的“裸烟”,多多少少减少了吸烟的“仪式性魅力”,为此我们真为他们感到惋惜。但是“内容”永远比形式更重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时评 A0016 “裸烟”的审美 ■洪信良 2009-7-1 48257178002CE175482575E500463337[B1-戎国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