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杭州新闻·写字楼
3  4  
PDF 版
· 写字楼里走出时尚“党代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写字楼里走出时尚“党代表”
本报记者走访浙江首个商务圈党委,为这里洋溢的年轻气息深深吸引
本报通讯员 徐萌娅 本报记者 韩兢 黄莺
  卢莹穿着一双白色的平底鞋,在写字楼里快速地走着,楼道里顿时响起啪嗒啪嗒的脚步声。

  她把头发随意束起,一袭白衬衣、一条牛仔短裤,忙碌地接着一个又一个电话。稍有点空闲,她安静下来,想起有趣的事,眼睛就会笑,眯成一条线。

  这个女子身材高挑、打扮入时,掌管着整个黄龙商务圈的工作,尤其是写字楼白领的生活。她的工作岗位的全称,是杭州市灵隐街道黄龙国际商务中心党委副书记。

  黄龙国际商务中心党委是浙江省首个商务圈党委,成立于2006年10月,下设13个党支部。

  两年多前,卢莹还在黄龙社区工作,穿梭在居民楼道之间,管理着百姓的鸡毛蒜皮;如今的她,进出嘉华世纪广场、聚龙大厦、世贸中心,聊天聚会常常选星巴克喝咖啡。她开始读各种经济类的书,学习高级的企业管理方法,学习企业里的文化礼仪。

  她是这些写字楼里的党代表,一个时尚的党代表。

  世贸二楼老外喝咖啡的地方

  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

  6月25日一大早,卢莹就坐在办公室的落地大玻璃窗前了。办公桌上摞着一堆又一堆的文件,文件前放着她的多张靓照。茶几上,红色的陶瓷水果盘装满花瓣,墙边的大书架上,一只毛茸茸的大米奇醒目地摆在那里。

  看来,这个办公室有个爱生活的女主人。

  眼前的卢莹,一遍遍地打电话召集人手,汇报任务。她忙得头有点发晕,只在偶尔的间隙才抬起头来跟我们聊天。

  为庆祝党的88岁生日,黄龙国际商务中心党委决定组织一场白领诗歌朗诵会,时间就定在这天下午。

  原本的主题是革命诗歌红色朗诵会,卢莹执意要加上“浪漫”二字。这一来,一场可能很正统的朗诵会平添了时尚气息。举办地也选得很时尚,世贸二楼。这个地方为你开门的是外国人,里面喝咖啡的也多是外国人。

  写字楼里搞活动,没那么多志愿者,一切得自力更生。卢莹一人身兼数职,既是主持人、策划人,又是搬运工、联络员。

  卢莹说,和以前社区里需要挨家挨户跑着做活动不同,现在搞活动甚至都不用电话。黄龙商务中心有个QQ群,只要在群里吼一声,就有人跟着响应了。有时候,连对活动的建议也都在QQ群里讨论。“现在无论搞什么活动,能不用纸就坚决不用纸。”

  原来买奖品就买牙膏毛巾

  现在都是网上淘来的“潮品”

  卢莹有个小帮手,小徐。年纪很轻,也是个小美女。

  小徐为诗歌朗诵会找的奖品,果然都是年轻人喜欢的。你看,大奖是最新潮的MP4,二等奖是数码相框,还有像红酒瓶一样的雨伞,样子像洗漱盆、可以吸回形针的小盒子,等等。这些小奖品都是她从网上淘来的。

  “原来在社区,我买的奖品都是牙膏、毛巾什么的。”看着这些很“潮”的东西,卢莹很感叹。

  朗诵会下午就要开幕了,卢莹和小徐得赶在上午布置完场地,把所有的杂事做完。

  世贸中心的二楼非常宁静也很雅致,没人的会议厅里空荡荡的,红色的党旗格外醒目。两个姑娘忙活开了,摆桌子,检查灯光,测试音响,查看电脑,把4大箱奖品搬上楼……

  现在是和外企白领打交道嘞

  赶紧恶补《牛奶可乐经济学》

  中午,卢莹拉着我们去吃饭。食堂在世贸中心的外婆家。

  一边喝着橙汁,卢莹一边跟我们聊开了。她说,自己包里已经有了黄龙商务圈全部食堂的饭卡、停车卡。她笑着说:“钱包鼓鼓囊囊的,但都不是钱,全是卡。”

  虽然黄龙商务圈的各幢写字楼相隔不算远,卢莹还是买了一辆红色小飞度。因为每天她都要在楼与楼之间来来回回,还要驮大包大包。

  她的小飞度里放着一本本经济类的书,什么《牛奶可乐经济学》、《跌荡一百年》。

  “平时喜欢逛书店,自从来了黄龙商圈,我也开始翻找一些经济类的书。好像跟外企、白领们打交道,自己的思维也在更新着。”卢莹说,原来她看的是社区工作指导书。

  从社区工作到商务圈工作,卢莹感受到的是一次彻底的改变。“很多朋友都觉得我变化很大。现在我服务的对象是高知、白领,不懂些经济,怎么跟他们打交道?”她说。

  下午2点,朗诵会隆重开始了。现场掌声阵阵。

  由于朗诵会是在上班时间举行的,不少党员不能到现场捧场。为此,朗诵会现场架起了摄像机,网络在线直播!这样,白领们一边上班,一边耳朵里塞个小耳塞,就能工作活动两不误了。

  朗诵会非常成功。傍晚,卢莹开着红色小飞度赶回办公室。太阳照在她的脸上,她翻下车里的遮阳板,宝贝女儿的靓照跳了出来。她看着照片,笑意又浮现在脸上。

  大雨里跳兔子舞

  党员活动就得够酷够奔放

  卢莹很清楚,设在写字楼里的党委,除了党建工作,更是为白领党员服务的,要让他们释放工作的压力,享受快乐。

  组织活动,必须得有创意,必须够酷够奔放。茶话会之类的活动,铁定会被白领们鄙视为“土”。

  卢莹打开电脑里的相册,那些都是他们曾组织过的活动。“这是去年11月金融危机影响加深时,我们组织了一次野外活动,大家去余杭小白菜文化园,晚上点起了篝火,虽然下着大雨,但是一点都阻挡不了大家的快乐。”

  照片上,记者看到初冬天气,大家放弃雨伞带着帽子,就在雨里跳起了兔子舞,一群很会玩的年轻人尽情宣泄着工作的压力,笑容毫无保留。

  很多写字楼党员,由于工作原因,没办法自主确定参加活动的时间。卢莹说:“就像这次的红色浪漫诗歌朗诵会,本来还有两个人报名参加,但是一个出差,一个太忙,我就被放了鸽子。”记者看到,在诗歌朗诵会上有些单位参赛员工成了“光杆司令”,一个后援团都没来,据了解部分原因是老板不放人,毕竟活动侵占了上班时间。

  “所以啊,我得想办法让老板放行,让老板觉得活动对他的员工能提供帮助,帮了员工就是帮了企业,”卢莹说,“比如,我们做白领运动会是为白领的身体健康服务,做心灵呼吸机是为了白领心理减压,这些都是在为白领调整生理和心理的状态,状态好了才能做好工作。而老板觉得活动有意义,才能为员工参加党员活动开绿灯。”

  教美容教理财

  写字楼就是个大家庭

  卢莹心里还有一个更远的美好设想:把每个楼宇党支部的党员服务角建得更加现代,“可以教美容、教理财,把服务扩展到生活各个方面,对工作有用的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卢莹的目标,让写字楼里的年轻人都有回到家的感觉,多好。

  党委办公室已经在率先这样做了。茶几上田园风情的骨瓷茶壶、长桌子上的糖罐,都让人觉得这是“女主人”精心打点的办公室。

  而墙上的三句话——“你有难题我们一起面对,你有忧愁我们一起分担,你有快乐我们一起分享”,更让人觉得党委办公室里坐着的,是一位知心大姐姐。

  楼宇党支部

  看我72变

  有资料可寻的杭州第一个楼宇党支部,诞生于2003年。

  当时,因为单位转制,钱丰峰和他的几个朋友决定合伙开公司,公司新址就设在杭州朝晖街道国都大厦。然而,一个意外的麻烦出现了。钱丰峰是党员,自己出来开公司,组织关系也随之离开了原单位,而眼下新招的员工里有不少也是党员,这组织关系该往哪儿挂靠,党费该往哪里交呢?

  当钱丰峰把这个难题告诉了时任朝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周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摸索,一个全新的党组织形式——楼宇党支部诞生了,这可能是杭州第一个楼宇党支部。它以非公企业所租的楼宇为单位,把在同一楼宇内上班的各企业党员组建成楼宇党组织。

  钱丰峰成了这个党支部的第一任支部书记,包括他在内,支部成立初期共有14位党员。

  如今6年过去了,随着越来越多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楼宇党支部也在杭州遍地开花。从2006年全市共建立楼宇党支部85个,到如今,仅杭州滨江区就有楼宇联合党支部44个。

  楼宇党支部的工作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按照一位支部书记的话说,这些楼宇里的党组织就像是娘家人,他们操持关心的,不仅仅是党员们的组织关系,还包括他们的工作、生活。

  杭州长庆街道嘉德广场楼宇党支部为楼宇里的白领们举办了“白领文化节”,为缓解白领们的压力开设了专门的发泄屋;

  西湖区灵隐街道组建了黄龙国际商务中心党委,举办了白领运动会、诗歌朗诵会;

  高新区(滨江)国际花园联合党支部,先后建立了支部网页、QQ群在线讨论平台,所有支部党员都注册成为会员,党员间随时交流……

  楼宇里的党支部,似乎更多了许多时尚、年轻的气息。

  王丽 胡海岩

  本报通讯员 徐萌娅 本报记者 韩兢 黄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写字楼 A0010 写字楼里走出时尚“党代表” 本报通讯员 徐萌娅 本报记者 韩兢 黄莺 2009-7-1 48257178002CE175482575E40058DE26[A1-韩兢≈A1-黄莺≈B1-王磊];钱江晚报a00102009-07-0100022;钱江晚报a00102009-07-0100026;钱江晚报a00102009-07-0100023;钱江晚报a00102009-07-0100024;钱江晚报a00102009-07-0100027;48257178002CE175482575E5003C05F2[A1-王丽≈B1-王磊];钱江晚报a00102009-07-01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