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6版:国际新闻
3  4  
PDF 版
· 日本人险胜,有望接任“核掌门”
· 国际原子能机构
· 巴拉迪,即将离任的
“核查大总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巴拉迪,即将离任的
“核查大总管”

  相 关

  按照任期,现年67岁的巴拉迪将于11月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一职离任。12年的“核查大总管”生涯即将结束,在巴拉迪自己的眼中,又是如何对这12年做一总结呢?“这项工作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大量繁重的工作,但是当你最终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战争,解决了一个会给世界稳定带来威胁的问题,一种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巴拉迪如是说。

  顶着美国压力

  独立、公正搞核查

  1984年巴拉迪从埃及外交官任下退下,进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1997年,因其工作出色,巴拉迪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此后,他又于2001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连任。            

  作为全球核查大总管,巴拉迪的立场能否保持客观、公正也显得尤为重要。巴拉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在我这个位置,最关键的就是不能屈服于压力。”

  了解国际政治权力格局以及游戏规则的人估计不会反对巴拉迪的观点。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巴拉迪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做了艰苦翔实的核查证明伊拉克没有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4年在伊朗核问题上,巴拉迪再次表现出了公正和坚韧。当时美国不断暗示其已掌握了伊朗研制核武器的证据,以此来压巴拉迪配合对伊朗的制裁。但巴拉迪不为所动,他领导的团队经过多次细致的核查和论证,最终坚持伊朗的核武计划“尚无定论”。

  获诺贝尔和平奖

  是最大慰籍

  近来,有关巴拉迪的接班人人选问题一直困扰着国际原子能机构。在3月份这一职位的选举中,尽管举行了五轮投票,但两位候选人得票还是没有达到法定票数,国际原子能机构只好呼吁成员国继续推荐更多的候选人。由此反观巴拉迪此前两次毫无悬念的连任,足见这位核查大总管威望之足,人气之旺。

  尽管没能严格阻止核扩散,但由于在阻止核能在军事领域内的使用以及在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也算是对这位为全球安全日夜奔走的老人最大的慰籍。即将谢幕的巴拉迪,依然以强烈的责任心表达他对核扩散的忧虑和警告。日前,他清晰地向国际社会表达他的判断:如果大国们不采取切实行动,潜在的核武国家数量可能在未来的5年增加一倍。     据央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国际新闻 A0016 巴拉迪,即将离任的
“核查大总管”
2009-7-4 钱江晚报a00162009-07-0400023;48257178002CE175482575E8004793B0[B1-潘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