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中国新闻·传媒
3  4  
PDF 版
· 施工方无知蛮干致楼倾倒
· 林祥谦
· 北京污水井毒倒7人
· 重庆招办网加分公示信息失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调查专家组公布事故原因:
施工方无知蛮干致楼倾倒
一侧堆土一侧挖坑,两侧压力差过大是主因
专家痛斥从未见过如此“无知无畏”施工

据新华社、上海青年报、天天新报
  昨天上午,上海市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6·27”莲花河畔景苑在建商品房7号楼倾倒事故原因调查情况。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大楼南北两侧的压力差是大楼倒塌的主要原因,施工方很“无知”。目前,事故原因调查基本结束。至于事故责任以及官员股东问题,有关部门称目前正在展开调查,尚未有结果。今天,有关部门将就业主提出的退房和赔偿要求答复购房者。

  院士:从业46年闻所未闻

  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调查专家组认为,房屋倾倒的主要原因是,紧贴7号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4.6米,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表示,如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无知导致无畏,无所畏惧,由于认识上缺乏科学的态度,最后发展到有点蛮干。

  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的当天,江欢成和其他专家赶到现场后,感受到巨大的震撼。江欢成感叹道:“这个建筑整体倒塌,我从业46年来,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见到过!”

  悬疑:周边房屋不会倾倒但不代表安全

  江欢成透露,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专家组的专家们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对破坏的机理,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比如,它为什么向南倒而不是向北倒?还有,为什么7号楼会倒,而与其情况相当的6号楼不倒?对于破坏的机理,大家还在探讨当中。”

  对于姊妹楼6号楼为何没倒,江欢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号楼距离基坑的距离比7号楼稍微远了那么一两米,或许正是因为这微小差别使得6号楼当时还没有到达倾倒的临界点,在抢救施工后幸免于难。他表示,目前6号楼的抢险已经基本完成,倒塌的隐患已可排除。

  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表示,周边的房屋是稳定的。但是这个稳定和安全是两码事,也就是说房子的倾倒可能性是消除了,但是并不是说这个房子是安全的。之后,还将对在建的10幢楼房进行检测。

  释疑:空心桩没问题

  针对倒塌大楼PHC管桩是空心桩的质疑,江欢成表示,空心桩节省材料,垂直承载力也很高。同时,从设计角度来说,建筑物通常不依靠桩基来抵抗水平推力,而是以埋的深度来抵抗水平推力,“空心桩是很好的桩型,在这里运用是合适的。”不过,他同时也承认,箱式基础埋度要深一点,抵抗水平作用的能力更加强一些。以后,可以考虑上海高层建筑底下都做箱基。

  承诺:要兜底翻、彻底查、决不姑息

  在事故原因公布后,事故责任认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6.27”事故调查组主组长,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局长谢黎明表示,对这起事故的调查,上海市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非常明确和坚定的,即:从规划、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调查。要兜底翻、彻底查、决不姑息。不管涉及到什么问题,要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什么单位,要一追到底;不管涉及到什么人,要一究到底。不仅事故技术原因的分析要准确、科学、严谨,而且对事故调查结论,必须做到全面、公开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给社会和老百姓一个明确的交代。

  谢黎明透露,目前,事故调查组全体同志正在紧张地工作,对前段搜集的证据、材料、笔录等进行仔细分析和论证,“我们将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尽快形成全面、科学、严谨、权威的事故调查结论,并及时向社会和媒体公布。”

  律师: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要求赔偿

  事故原因公布后的另一大焦点便是购房者的权益保护。对于上海楼房倒覆事故中的购房者和开发商关系,上海一些法律工作者表示,如果购房者的房屋损毁严重,不论是倒覆、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还是有严重质量问题,购房者都有权依法要求开发商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截至目前,上海楼房倒覆事故现场接待点共接待购房者418户。上海市律师协会现正积极帮助购房者推荐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中国新闻·传媒 A0013 施工方无知蛮干致楼倾倒 据新华社、上海青年报、天天新报 2009-7-4 钱江晚报a00132009-07-0400017;钱江晚报a00132009-07-0400019;钱江晚报a00132009-07-0400020;钱江晚报a00132009-07-0400021;钱江晚报a00132009-07-0400022;48257178002CE175482575E8004C15FA[B1-陈进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