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网络·互动
3  4  
PDF 版
· 造了一半被迫停工
· 汽车+人,变形出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观音塘公交自行车站点选址起争议
造了一半被迫停工
本报记者 黄敏
  本以为公交自行车站建在自家门口,以后自己骑车出行将会大大方便,没想到这个站点一直没建好,这个未完成的工程就“晾”在那里,无人问津了。前几天,网友“apna”在钱报论坛“新闻报料”版块里发帖:“观音塘小区的公交自行车站点为何迟迟不投入使用?”

  原帖重现:站点不启用 居民空欢喜

  观音塘小区的公交自行车站点,大概从两三个月前(可能更早)就是基本完工的状况,我们看着它搭起亭子,弄好灯管,架好停车位,本来很高兴小区里就能借车了,可是它就这样停着不动了!既不继续把剩余的几个停车位架好,也不索性拆了,就这么闲置着,也不知什么意思?据说是旁边的小店有意见,说挡着他们了,影响生意。

  观音塘小区也不算小,可是周围很缺公交自行车,最近的一个点在近江副食品市场门口,离小区路还是有点的,希望有关部门设置站点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小区……

  在帖子后面,还附有小区周边环境的三维地图,还将这个建设中的公交自行车站点用醒目的红圈标注了出来。

  记者采访:居民说法不一

  记者按照帖子中所说的地址,找到了这个位于观音塘小区静安花苑9幢旁边的公交自行车站点,果然,站点的亭子和工作室都已经建好,但是在一排停车位的中间,还有一些没有安装停车桩的空位。

  在附近居住的李先生说,这个停车位建了两三个月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建了一半就无声无息了。他说:“你问一下这里的店铺老板吧,他们会比较清楚一点。”

  对面一户副食店商家老板一说起这个停车位,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个站点在修之前,从来没有人征求过附近居民和我们商家的意见,这个广告牌将来一建起来,明显要影响我做生意的,我这个铺面可是买来的。去年12月的时候,这个站点就已经有人投诉到12345去了!”

  他还告诉记者,现在的静安花苑只有这一块供居民纳凉的地方,“修了这个站点,以后社区里的老人去哪里纳凉啊?”

  旁边一位老大爷则表示:“他们修这个站点,也是做好事啊!以后骑车出门就方便了。”

  公司回应:努力做好沟通

  记者就此事求证了公共自行车公司副总经理陶学军,他告诉记者:“这个站点是个老大难问题了,现在最大的阻力来自附近的居民和商家。没办法,我们现在只能暂停施工。现在我们正和城管部门一起,努力和附近的商家和居民沟通,希望能够得到他们对公共事业的支持,争取早日恢复施工。”

  关于站点选址公示的问题,他说:“据我所知,我们在选址后都是通过城管办进行网上公示,没有疑义了我们就负责施工。”

  记者手记:寻找最大公约数

  据了解,类似这样的情况,远不止观音塘小区一个。按理说,公交自行车站点建在家门口,本是一件方便居民出行的大好事,但为什么有居民和商家反对呢?没有事前进行有效沟通,可能是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缺少与居民及附近商家的有效沟通,才导致好事变成了坏事。

  观音塘小区是一个老小区,本来就十分紧张,有关部门在选址时,应当充分听取居民和附近商家的意见:站点建在这里你同意吗?如果不同意,那小区里还有哪些备选的地段?这些问题,在动手施工之前向居民提出,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当初就能让附近居民知道具体选址地点,并且获得大多数人的同意,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施工遭到抵制,只能暂停了。万一将来这个地址最后得不到居民的认可,要拆掉重新选址重建,岂不是劳民伤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事关民生,无论事大事小,都需要我们有关职能部门在做决定或付诸行动之前,认真听取百姓的心声。如果怕麻烦,或者以为自己说了就能算,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好心办坏事,观音塘小区的这件事,就是一记警钟。

  当然,公交自行车站点的建设,也需要得到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这毕竟是一项有利百姓的好事情。凡事多为别人着想一些,别人也就为你多想一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网络·互动 A0011 造了一半被迫停工 本报记者 黄敏 2009-7-5 钱江晚报a00112009-07-0500018;钱江晚报a00112009-07-0500020;钱江晚报a00112009-07-0500021;钱江晚报a00112009-07-0500022;48257178002CE175482575E80052262C[A1-李晓鹏≈B1-方云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