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浙江新闻·巡城
3  4  
PDF 版
· 组织部长们的
非“主流”故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架管送水,修楼筑路,挽留大学生社工……今天,我们来听听——
组织部长们的
非“主流”故事

本报实习生 章璐 本报记者 薛建国 章晴
  随着王蒙的成名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问世,在一些文学影视作品和普通百姓的印象中,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说话字斟句酌几乎成了组织部长们的脸谱。

  然而,自今年5月下旬以来,浙江各地的组织部长响应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号召,走村入户,深入到基层群众中间,演绎了一个个组织部长的非“主流”故事。他们的言行举动更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亲民爱民的一面,以及严肃形象背后的大众情怀。

  台州黄岩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志刚的故事——

  这个夏天,村民们终于不用“抢水”了

  五部村位于黄岩宁溪镇西北约两公里,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是台州黄岩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志刚开展蹲点调研的地方。对吴志刚而言,因为“水”,他在五部村的日子显然异常繁忙而不平凡了。

  五部村去年人均收入3548元,在全镇处于中等水平,但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民的用水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平常村民的用水都来自一个人工挖的小水坑,而小水坑里的水毕竟有限,且极不干净,一遇到干旱天,村民们就疯狂抢水,但是仍然有很多村民陷入缺水困境。而镇里的自来水管网距离五部村有两公里,直接架设管道需要50多万元的投资,这对并不富裕的五部村来说,无疑是天大的难题。

  面对村民们的无奈与困窘,吴志刚忧心忡忡。经多方调研,他发现附近有一个中学,可以从那里面把自来水管道接过来,不仅只需10多万元,且镇里愿意出这笔钱。吴志刚立即与中学负责人取得联系,得到了校方的支持。不久的将来,五部村的村民再也不必为饮水难的问题而烦恼了。

  除了饮水,灌溉在五部村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不少村民向吴志刚反映:“村里的三条拦水坝前两年因台风被大水冲毁,影响了沿溪房屋的安全和周边田地的灌溉,村里没钱,一直没有修复,我们是有苦难言。”吴志刚随即邀请区水利局、富山电站管理局、区农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五部村进行现场办公。经过查看、分析和协商,当即定下由这几个相关部门共同出资10万元,帮助解决该村水利基础设施修复难题。80多岁老党员周朝国激动地说:“原先只怕你们走过场,这次问题能够真正解决,这是党和政府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我们非常欢迎吴部长经常来村里走走看看。”

  杭州上城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占仁义的故事——

  让大学生社工有盼头

  近日,杭州上城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占仁义来到湖滨街道涌金门等社区走访调研,就如何完善社区工作者,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社区工作者的引进、培养、成长体系等相关课题与各方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在座谈中,占仁义很快发现,如今大学生到社区就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大学生把到社区工作看成“短期行为”,开始时满腔热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和不如意就垂头丧气,调头走人;新招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处理社区具体问题时,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容易简单处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一些新来的大学生对社工的概念比较模糊,主要靠自己摸索,上手比较慢等等。尽管上城区相关部门也为“用得好”、“留得住”大学生社工想尽办法,但大学生社工因看不清发展前景而离开工作岗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听了来自基层的反映,占仁义马上表示,上城区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社工的发展空间。将社区工作者培养成社会工作者,使社区工作者干有目标,思有盼头,为他们建立良好的发展通道。除了“招得进、用得上、管得好”,还要让他们“出得去”,畅通流出渠道,形成良性循环,尝试从素质好、有实绩、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中招考录用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对特别优秀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还要通过公开选拔等途径,将其选拔任用到副处级领导岗位上来,以形成良好的导向。

  嘉兴海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边明亮的故事——

  公交车开到家门不再是梦

  海盐县通元镇良贤村位于通元镇西北,是海盐县2009年经济薄弱村。海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边明亮在村里蹲点调研时,村支书向他反映目前村里公交未通,公交站点离村较远,村民出行较为不便,而且通村道路主干线上的桥梁建造时间较长,已属危桥,需要改造,希望在通村道路改建经费补助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边明亮当即承诺,尽力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这问题。

  为了确保如期兑现诺言,边明亮抽出时间专门到县交通局调研,和交通局班子成员一起对良贤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召集县交通局、公管所、云龙运输公司、通元镇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良贤村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实地对通村道路进行了勘察,研究了该村通公交的可行性,提出了初步方案。

  7月2日,县交通局、安监局、公管所、云龙运输公司、交警大队、通元镇等相关负责人又到良贤村进行实地勘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了最终方案。村民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地说:“我们要圆了公交车通到家门口的梦!”

  针对通村道路的桥梁改造,县交通局也明确纳入今年危桥改造项目,适时对桥梁进行改造。考虑到良贤村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还专门补助1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良贤村经济发展。

  丽水遂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立新的故事——

  我的见面礼,是20只小鸡

  遂昌县王村口镇中村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集体经济“空壳村”。这个村有95户328人,人均纯收入只有4622元,海拔770米,属于高山村,从村里到镇上有一条长约20余里的“土路”,行车需要1个小时。

  这次蹲点调研,遂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立新给该村的低收入农户每户送了20只小鸡,给特困户送了一头仔猪。村民们开始不解其意,陈立新说:“咱们遂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养殖大有前途。别人一只鸡卖20元,咱们这里养的鸡卖100元一只也不为过。为啥?咱的鸡吃的是小虫子,呼吸的是清新空气,喝的是清澈山泉,绝对的生态鸡。” 村民们一听全都笑了。

  其实,这里是陈立新经常光顾的地方。今年元旦刚过,他就与村两委干部坐在一起商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事宜。4月上旬,他又带着农业、林业等方面的科技专家到该村实地勘察,选定了在村里发展金观音茶叶产业。这次蹲点调研他又毫不例外地选择了这里。

  在4月份的那次调研中,陈立新发现该村已于2005年完成270余亩的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后的土地分散在各个农户手中,但一直没有真正发挥规模效益。为此,他建议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村集体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100余亩土地以每亩一定的价格全部承包过来,引进福建名茶金观音进行种植,待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后,再以村集体的名义返租给具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直接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入。

  这次进村,陈立新还和村干部一起察看了茶叶基地,虽然种下去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但可以看出茶苗的长势很好,成活率很高,一路上还可以看出村民种植金观音茶叶的热情很高,他感觉当初选择这个项目的方向是对的。

  衢州柯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志明的故事——

  种柑橘不行,咱试试种菜

  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片的余家山头、蒲塘、山坑、碓塘底和杨家溪边等5个行政村的村民去年都遭遇了主导产业柑橘丰产减收的严重打击,产业转型愿望强烈,但由于缺少资金、技术等问题,一直苦无出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衢州柯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志明入村蹲点。

  “绝不能让农民兄弟在一棵橘树上吊死!”陈志明发现这5个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合计 739户农户中种植蔬菜的有329户,占了44.5%。而衢州市龙印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就坐落在余家山头村中。一边是村里菜农蔬菜销售难,另一边则是龙印公司舍近求远从外地收购蔬菜进行配送。如何才能让5个村的菜农与企业联上姻、抱成团,实现双赢?

  经过多次多方座谈后,陈志明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以衢州市龙印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为依托,在这5个村联合建立“区域产业协作党总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这个想法得到各村党支部的一致拥护。目前,已有408户农户加入配送系统,列入蔬菜种植规划面积772亩,由龙印公司统一采购的15个品种蔬菜种子分发至农户手中。260名菜农参加了党总支组织的第一期蔬菜种植培训班。仅此一项,预计每户菜农每年可增收6000元左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浙江新闻·巡城 A0007 组织部长们的
非“主流”故事
本报实习生 章璐 本报记者 薛建国 章晴 2009-7-5 钱江晚报a00072009-07-0500014;钱江晚报a00072009-07-0500017;钱江晚报a00072009-07-0500019;钱江晚报a00072009-07-0500021;钱江晚报a00072009-07-0500016;钱江晚报a00072009-07-05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