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杭州新闻·民生
3  4  
PDF 版
· 刚装修好的新家
被三拨不速之客先占了
· 前两字为“韩”、“古”
第三字身份仍不明
· 自强模范载誉归
· 红外线“罩牢”人行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前两字为“韩”、“古”
第三字身份仍不明

  本报讯 三个古字难倒了建德一位石刻爱好者,也让恢复洪坑村古景“石壁仙踪”的工程耽搁了下来……昨天本报《有谁认识这三个字》(详见本报7月4日A6版)的报道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不少古文字、篆刻爱好者纷纷打来电话,要为这三个字验明正身。

  方先生提议说,陕西楼台观有一副对联的字体跟这三个字很像,可以去查证一下。

  王先生是一名中医,他的看法与方先生截然不同。王先生说,他考医古文的时候曾经看过大量的古字,对古字也有点研究,他觉得这三个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应该是“干”、“做”、“为”。

  蓝先生自己开画廊、搞书法篆刻同时又身兼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说他家就在洪坑村附近的村子,石壁仙踪他也听说过:“洋溪尖山上以前还有伍子胥的墓,追究起来还是很有历史渊源的!”他觉得第一个字是“韩”:“只不过这是民间的写法,是‘俗体篆字’,不怎么规范。”

  如果说以上几位读者的说法都是一家之言的话,西泠印社对篆刻深有研究的陈仲芳老先生则算得上篆刻方面的“大家”了。陈老先生说篆刻是他的家学,从7岁他就开始学习篆刻,到现在已经研究了70多年。昨天早上,他看到本报要查证这三个字的来历,马上翻阅了篆体工具书,考证出前两个字是“韩”和“古”。

  陈老先生说,过去的古字很繁复,现在的字就要简化多了:“这三个字是民间的写法,不够规范。而且篆体字地区不同,写法也会有一些差别。第三个字写法很奇怪,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虽然还是有一个字有待考证,我们还是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洪先生。洪先生很高兴,也对大家的热心表示感谢,他说,等到第三个字也查证后,会请相关方面的专家一起来把三个字“放”回原来的对联中,“这些碑文是要流传给后代的,所以不能草草对付,一定要等三个字都认出来以后,再结合对联的上下文,重新排序。”

  本报记者 叶玉跃

  本报通讯员 朱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民生 A0004 前两字为“韩”、“古”
第三字身份仍不明
2009-7-5 48257178002CE175482575E9003E6C6E[A1-叶玉跃≈B1-鲁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