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曾培炎:老将出山打造“顶级智库”
· 刘遵义:经济学大师看好人民币
· 汤敏:中国智库“海归”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
刘遵义:经济学大师看好人民币
  在“全球智库峰会”上,刘遵义的身份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一中国最新“超级智库”的执行副理事长。而实际上,他还有一大堆闪亮的头衔: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美国计量经济学会院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院士。而在此之前,他还曾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发展经济学教授、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

  刘遵义1944年12月出生在贵州遵义,外公是已故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他移居香港后就读于圣保罗男女中学,与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现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是同窗。在20岁那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并从1966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任教。1969 年,他又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1976 年,仅有短短10 年教龄的刘遵义,就成为斯坦福大学经济系的教授,并在1992 年被斯坦福大学授予第一个“李国鼎(Kwoh-Ting Li)发展经济学教授”的荣誉称号。

  刘遵义在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及工业经济、东亚及中国大陆经济等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被誉为世界级经济学大师。他长期研究东亚国家的经济成长及模式,得出了很多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许多极为可行的政策性建议,在国际经济学界赢得了崇高的威望。早在1966年,他就建立了第一个中国计量经济模型。他同时还是东亚经济发展动力论点“流汗多于用脑”的最早提出者。此论点在东亚金融危机时,曾被广泛讨论。

  早在2003年,还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刘遵义就曾说过,人民币会逐渐成为东亚最强的货币,而且会像欧元那样成为“半储备”货币。

  在此次智库峰会上,刘遵义再次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但也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在短期内就实现。他说:“东亚地区现在有很多频繁的经贸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元和人民币会成为亚洲货币的雏形。欧元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真正形成的,所以现在亚洲货币也需要多年之后才会形成一种统一的亚洲货币。”

  峰会“智言”

  ◎人民币因为目前东亚地区广泛被接受的程度,有人认为人民币会成为一种新崛起的货币。比如在香港等等地区,人民币也开始了自由兑换试点,在老挝等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有可能让人民币成为更加国际化的货币,不过人民币首先要可自由兑换,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在短期来看,全世界对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是看好的。人民币汇率稳定对所有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我想,归根结底人民币将会成为大家广泛接受的货币,尤其是在东亚国家,可能会逐渐替代美元,成为东亚贸易的货币,我想这是区域货币的一个发展趋势。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替代性的结算体制,不能完全依赖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提供流动性,来进行国际贸易。在这样的时候,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以本国货币发行债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2 刘遵义:经济学大师看好人民币 2009-7-6 钱江晚报c00022009-07-0600012;钱江晚报c00022009-07-06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