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杭州新闻·法眼
3  4  
PDF 版
· 56户人家
装了近300只空调
· 收垃圾的院子里,为何藏撬棍
· 第三天
最后一张百元大钞救了她
· 小心,“读卡器”偷走你的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7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心,“读卡器”偷走你的钱
“读卡器”偷钱路径:马仔应聘服务员→帮顾客刷卡结账→“读卡器”复制卡信息→“老大”克隆卡解密码
杭城警方提醒:刷卡结账,最好自己去柜台

本报记者 胡大可 本报通讯员 有剑
  40岁的市民吴先生急得要抓狂了:“怎么搞的,我的农行卡里怎么会没有一分钱呢?”旁边,等着结账的酒吧服务员用一种略显异样的眼光打量着他。“我卡里有7万!你……以为我没钱吗!?我有的!”

  吴先生不知道,他其实是被另一个别有企图的“酒吧服务员”下了套。一次刷卡结账的时候,手机大小的读卡器暗暗记下了信用卡信息,密码也被对方偷窥了。随后,骗子团伙就开始制作“克隆卡”。

  7月7日,这伙骗子被祥符派出所一网打尽。

  卡里的7万元莫名失踪了

  4月22日凌晨零点,吴先生和几个朋友到黄龙某酒吧喝酒。尽兴之后,吴先生摸出农行卡刷卡卖单。

  “不好意思,先生,你的卡里没钱。”酒吧服务员拿卡去刷后,马上又回来了。

  “没钱?”吴先生自己去刷。真的没钱!吴先生盯着屏幕上的“0”使劲地眨了眨眼:这张卡里应该还有7万元,平时和身份证一起一直放在自己的身边,到底是谁取了钱呢?

  当天上午9点,吴先生急匆匆地跑到农行去查。发现其中5万元被人在祥符镇登云路一家银行以转账的方式转走,还有2万元则被提了现。郁闷的吴先生只好到祥符派出所报了案。

  吴先生只记得前段日子也去过另外几家酒吧刷卡消费。

  “酒吧服务员”手里有个读卡器

  民警调出了银行监控录像,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前后使用两张银行卡进行交易。7月7日中午,办案民警终于在祥符地区一家网吧里找到了他——21岁的陕西小伙赵某。

  说起来,赵某在这个骗钱团伙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就负责转账。他有个姓杨的陕西老乡,化名“王兴”,平时总用这个名字的假身份证到处去应聘酒吧服务员。他受过特殊训练,在酒吧服务时,身上暗藏了一个手机大小的读卡器。

  每次客人把卡交给他去结账,杨某都悄悄地先把卡在自己的读卡器上刷一下。这样,卡里的信息就被复制到了读卡器里。接着,他拿来POS机要客人输密码,自己就在一旁偷看。

  之后,读卡器和密码都会交到一个“老大”手里。

  7月7日下午,杨某也被警方找到了。晚上8点,另一个“酒吧服务员”陈某也被抓了。

  他们都是“老大”的“马仔”。当然,“老大”也逃不掉。

  会制作克隆卡的“老大”

  “老大”吴某是湖州长兴人,23岁。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特别喜欢上网。今年1月,他在网上看到了有人在兜售读卡器等等一系列制作“克隆卡”的设备。比如,其中还有一样东西叫“解码器”,这个玩意是用来猜密码的。怎么个意思?杨某他们偷看6位数的密码,有时会错看或漏看一两位数字,“解码器”就能进行纠正。

  吴某不禁动心,跑去了上海和卖家碰面。回来之后,吴某把这些设备都搬进了自己位于祥符地区的出租房。接着,他开始“招工”,杨某等人就过来了。

  每次密码和读卡器到手,吴某就着手制作“克隆卡”,之后,或者套现或者转账或者直接刷卡消费。此案的涉案价值超过了20万。

  警方提醒:市民在刷卡消费时,要让银行卡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输入密码时要谨防被人偷窥。当然,最好是亲自到柜台刷卡交易。每次刷卡消费之后,要及时查询消费明细,做到心中有数。在服务员还卡之后,要注意看一下卡是不是自己的,防止骗子们的“调包计”。

  本报记者 胡大可 本报通讯员 有剑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法眼 A0007 小心,“读卡器”偷走你的钱 本报记者 胡大可 本报通讯员 有剑 2009-7-10 48257178002CE175482575EE004BDFD9[A1-胡大可≈B1-徐建国];钱江晚报a00072009-07-1000023;钱江晚报a00072009-07-1000024;钱江晚报a00072009-07-1000025;钱江晚报a00072009-07-10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