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杭州新闻·科教
3  4  
PDF 版
· 国防生今年大热
· 戒网瘾 要像戒毒一样
· 我省新增5例,共计78例
· 大学生暑期实践发现豆娘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学生暑期实践发现豆娘鱼
还有美肩鳃鳚、八部氏鳚、棕刺虾虎鱼——听听蛮怪,都是省内新发现
本报记者 梁建伟
  昨天上午,浙江海洋学院大二学生梅涵睿给我们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我们,“前段时间,我们到舟山东极岛带进行海洋生物资源考察,采集了大量的实体标本,经鱼类学专家赵盛龙教授鉴定,其中鱼类标本里鉴定出的‘豆娘鱼、美肩鳃鳚、八部氏鳚、棕刺虾虎鱼’四种鱼为浙江省鱼类新记录。”

  一个坑抓到七八种鱼

  这次参加海洋生物资源考察的,主要是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研究会的成员,都是大二学生,一共有10人,考察时间从6月28日到7月6日。

  梅涵睿说,考察最后一天,想不到成为他们这次生物资源考察战果最丰厚的一天。“跟前几天一样,最后一天我们选择了一个浅滩,这是海水退潮后留下的,在东极岛岛礁间到处都是。”他们发现的那个浅滩,有很多鱼类,很小,但很灵活,同学们带去的网,根本抓不住。“我们就一起动手,花了半个小时,把浅滩里的水舀干,抓到了七八种鱼类。”

  “昨天,在实验室,赵老师告诉我们,这次考察,找到的四种鱼是浙江省以前没有找到过的。其中,最后一天找到的鱼类中,就有三种是新发现的。”

  记者联系了鱼类学专家赵盛龙教授,赵教授说,这两天他就在鉴定学生带回来的标本,确认学生们真的发现了浙江四种新鱼类。“比如说豆娘鱼吧,主要生活在南海,东海海域从来没有发现过。”赵教授说,这几种鱼,是第一次在浙江海域考察中被发现,虽然没有多少食用价值,但增加了浙江鱼类的多样性,也提高了生态评估指数,“我会将其编入浙江省鱼类志。”

  海洋生物考察,要全副武装

  工具,有铲子,用来挖贝壳、牡蛎的;有镊子,大大小小十多种,要在岩石缝里派大用场的;还有剪刀、解剖刀,制作标本时用的。“另外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工具,包括当地渔民自创的,我们都带上了。”

  药品,有治中暑的,治刮破皮的,福尔马林、无水乙醇,是用来处理标本的。那一箱大大小小的瓶子,都是用来装标本的,回来时,要用小车推着走。

  在梅涵睿眼里,这次海洋生物考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出发前,我们进行了两天的专业培训,赵老师给我们讲采集方法、标本制作,还演示了医疗救护。”梅涵睿的脚就在一次采集过程中被贝壳擦破了,马上得到了伙伴的处理,“海水细菌多,要立即处理,不然会感染的!”

  赵盛龙教授说,这是一次比较系统的海洋生物考察,学生做得很细,“只有这样的考察,学生才能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还有十几种藻类要鉴定

  这个暑假,浙江有数万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这群大学生,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

  梅涵睿说,他们在东极岛为期一周的考察中,就住在当地一户渔民家闲置的房子里。“我们事先了解到,海岛这边蔬菜很贵,所以来之前,大家采购了很多白菜、土豆、茄子和黄瓜。”

  一个星期,饭菜都是学生自己做的,一个大男生专门负责煮饭烧菜。“他是学海洋科学的,烧饭还真有一套,大家吃得挺满意的,他还跟房东老奶奶搞好了关系,老奶奶从菜园里免费送了我们一些蔬菜。”

  标本采集完了,接下来的活,就是在实验室里完成。梅涵睿说,他们还采集了很多藻类标本,目前还有十几种需要鉴定。

  梅涵睿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次考察,“印象深刻,收获多多!”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科教 A0013 大学生暑期实践发现豆娘鱼 本报记者 梁建伟 2009-7-12 钱江晚报a00132009-07-1200017;48257178002CE175482575EF00336806[A1-梁建伟≈B1-朱平];钱江晚报a00132009-07-1200023;钱江晚报a00132009-07-12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