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6版:时评
3  4  
PDF 版
· 怪象:合法权益,非法保护
· 莫把反腐剧演成情色剧
· 法官铐律师,无理又无法
· 名人故居,文化基因
· 睁大眼睛看“最大诚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名人故居,文化基因
■戎国强
  ■戎国强

  最近,北京有两处名人故居的命运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是争论。先是鲁迅故居——八道湾11号四合院面临拆毁的可能。昨天又有报道说,梁思成林徽音故居拆了一半被叫停了。

  要拆八道湾故居的理由,听起来叫人哭笑不得。八道湾11号毗邻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该校要扩建新建,八道湾11号显得碍事了。

  那么争论在哪里呢?鲁迅之子周海婴认为,八道湾11号不是鲁迅故居,是“汉奸故居”,不该保护。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则认为,不能因为周作人后来的落水,就否定他在五四时期的功绩。孙郁说,八道湾11号可说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文化沙龙。毛泽东、李大钊、蔡元培、郁达夫、钱玄同、胡适、沈尹默等都曾造访此地,“五四”人物的足迹,布满了八道湾11号的宅院。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业松说,“五四”时期周氏兄弟几部最重要的新文学作品,都是在八道湾11号诞生的。如鲁迅的《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著作和译著,数量达百多篇。八道湾故居是当之无愧的“五四”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生物的特性是靠基因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的保存和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文字(书籍),二是文物,包括名人故居。与书籍相比,文物更直观,更感性,能更多地保留历史原貌,更能激发人的想象与联想,其传承文化,传承历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重要文物的毁坏会让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的缘故。

  照理说,一所学校能与这样一处重要的历史文物为邻,应该感到幸运才是。鲁迅刚从日本留学回国时,曾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现杭州高级中学)任过生物教师,时间并不长,但现在的杭高很珍惜这段历史,专门设立了鲁迅纪念室。这样做,是教育的天职,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的未来负责。学校要新建,就要把八道湾11号这样重要的历史文物拆毁,难道,在主事者眼里,文物和教育是天敌?最新的消息是说八道湾11号不拆了。有人提议,把八道湾11号划归学校管理,问题不就解决了?如果是杭高,估计是巴不得,如果是只要升学率的校长,那就成累赘了。

  梁思成林徽音故居被拆,也很叫人感慨。梁思成林徽音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就太专业,外行说不清楚,说说专业性不强的事情。当年,解放军准备解放北平时,曾派人潜入北平,征求梁思成的意见,如果攻城,炮火应该避开哪些重要建筑。好在北平和平解放,躲过了一场战火。1957年,北京大拆城墙,梁思成奔走呼号,没有起到作用。等到多年后人们意识到北京旧城墙的价值,梁思成已经不知道了。梁思成林徽音夫妇身上,纠结了太沉重的历史悲喜。现在,他们保护历史建筑的功绩被人认可了,可他们自己的故居倒保不住了!

  前些年,杭州南山路上的茅以升故居被改建成咖啡馆,也有人提出过异议,认为应该保护并设立纪念馆,但无人理会。

  文化对一个民族而言,是魂,是根。如此荼毒历史文化的做法如得不到遏止,只能让民族的未来变得无根,无魂,失去最起码的一点重量,失去让其他民族尊敬、尊重的理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时评 A0016 名人故居,文化基因 ■戎国强 2009-7-12 钱江晚报a00162009-07-1200027;48257178002CE175482575F000450D49[B1-戎国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