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2版:人文

一片恶评声中《哈利·波特6》为何还能这么火?本报调查——

《哈6》,是朋友间的话题

  本报讯  7月15日《哈利·波特6》急速攻入暑期电影档,首映场的电影票几乎被狂热的影迷一扫而空。尽管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恶评和失望之声,但仅仅是记者所看到的浙江庆春电影大世界首映日的票房就达到了15.5万元。面对这样似乎有些不合情理的事实,记者昨日在观影后对观众进行了采访,想从观众们对于《哈利·波特6》的感想和评价中找出些许线索。

  去看《哈6》

  因一种文化惯性

  等待两年的厚积薄发,每一个“哈迷”都是满怀着难以言语的期待心情。“看过前五部,理所当然地要来看第六部”——这是被采访的大部分观众的说法。自2001年华纳兄弟公司将第一部《哈利·波特》搬上大银幕,每隔一年或者两年就有一部电影版问世暑期档,而期待、惊喜和批评似乎也伴随着《哈利·波特》系列走过了8年。但没有人会否认哈利·波特对于全世界尤其是孩子们的影响力,就像记者采访中遇到的一个“哈迷”说的那样:“我去看《哈6》,仅仅因为它是《哈利·波特》的一部分,只是这个理由就够了。”在炎热的夏天观看哈利·波特带来的一切,似乎已成为了一种文化惯性。“如果暑假的时候没有看过《哈利·波特》,好像这个暑假就没有过完整的感觉。这次等了两年,觉得太久了。”一位观众这样对记者说。“我们都是看过书的,但是《哈利·波特》系列也不是只有书,电影也是它很重要的部分,所以不管怎么样都会来看。”一群结伴而来的“哈迷”们这样说。

  但如果算上还在筹备之中的《哈7》,哈利·波特的战线足足持续了10多年。越来越“黑暗”,越来越商业,这样的形容似乎也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专属形容词。部分“哈迷”表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曾经珍爱无比的圆眼镜男孩伴着原著某些精神的流失,变成了电影公司赚钱的工具,让他们颇为心疼和遗憾。而《哈7》将分为上、下两部上映,更是将圈钱的目的表露无疑。“但还是会去看的,毕竟是最后一部了。”

  不去看《哈6》

  会没有话语权

  当哈利·波特刚刚诞生时,也许没有人能够看到它的未来,但是当一个孩子用他一层的书柜来存放哈利·波特的七本全集的那一刻起,罗琳所构筑的属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真真切切地在不少人心中生根发芽,很自然的哈利·波特也就成了一种话语权。“朋友们都在看,不看的话,我和他们之间的话题会脱节吧?”一个女生这样告诉记者,她的男朋友也是一个彻底的“哈迷”。昨日,记者发现这样朋友之间陪同来电影院看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哈6》好不好看

  自己看了才知道

  昨日,几乎所有被采访的走出影院的观众都表示,《哈6》整部电影相对来讲都偏黑暗和沉闷,有些桥段甚至让人哈欠不断,但细细观看《哈6》中所埋藏的细节也是可圈可点。很多人都说,要看懂“哈利·波特”,不能带着一种世俗的心态去看,那样进入不了那个独特的魔法世界。“《哈利·波特》最成功的是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世界里不以一般人类的思维去表达喜怒哀乐,但是还是在每一个细节里都隐藏着共鸣点。”在和记者聊了许久之后的其中一个哈迷这样说。比如,《哈6》中哈利的成长,斯内普微妙的心理变化,马尔福的自我矛盾等等,都是影片中值得回味的伏笔。

  而当问到关于《哈6》在网络上遭到恶评时,不少观众表现出不以为然的神情,“网上说的是他们自己的观点,电影好不好看,还是要自己看了才知道。”

  本报实习生 朱文蔚

  本报记者 陆 芳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2 《哈6》,是朋友间的话题 2009-07-17 48257178002CE175482575F5003DB671[A1-丰峰≈B1-丰峰] 2 2009年07月17日 星期五 一片恶评声中《哈利·波特6》为何还能这么火?本报调查—— 《哈6》,是朋友间的话题 IdPh UrlPh

  本报讯  7月15日《哈利·波特6》急速攻入暑期电影档,首映场的电影票几乎被狂热的影迷一扫而空。尽管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恶评和失望之声,但仅仅是记者所看到的浙江庆春电影大世界首映日的票房就达到了15.5万元。面对这样似乎有些不合情理的事实,记者昨日在观影后对观众进行了采访,想从观众们对于《哈利·波特6》的感想和评价中找出些许线索。

  去看《哈6》

  因一种文化惯性

  等待两年的厚积薄发,每一个“哈迷”都是满怀着难以言语的期待心情。“看过前五部,理所当然地要来看第六部”——这是被采访的大部分观众的说法。自2001年华纳兄弟公司将第一部《哈利·波特》搬上大银幕,每隔一年或者两年就有一部电影版问世暑期档,而期待、惊喜和批评似乎也伴随着《哈利·波特》系列走过了8年。但没有人会否认哈利·波特对于全世界尤其是孩子们的影响力,就像记者采访中遇到的一个“哈迷”说的那样:“我去看《哈6》,仅仅因为它是《哈利·波特》的一部分,只是这个理由就够了。”在炎热的夏天观看哈利·波特带来的一切,似乎已成为了一种文化惯性。“如果暑假的时候没有看过《哈利·波特》,好像这个暑假就没有过完整的感觉。这次等了两年,觉得太久了。”一位观众这样对记者说。“我们都是看过书的,但是《哈利·波特》系列也不是只有书,电影也是它很重要的部分,所以不管怎么样都会来看。”一群结伴而来的“哈迷”们这样说。

  但如果算上还在筹备之中的《哈7》,哈利·波特的战线足足持续了10多年。越来越“黑暗”,越来越商业,这样的形容似乎也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专属形容词。部分“哈迷”表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曾经珍爱无比的圆眼镜男孩伴着原著某些精神的流失,变成了电影公司赚钱的工具,让他们颇为心疼和遗憾。而《哈7》将分为上、下两部上映,更是将圈钱的目的表露无疑。“但还是会去看的,毕竟是最后一部了。”

  不去看《哈6》

  会没有话语权

  当哈利·波特刚刚诞生时,也许没有人能够看到它的未来,但是当一个孩子用他一层的书柜来存放哈利·波特的七本全集的那一刻起,罗琳所构筑的属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真真切切地在不少人心中生根发芽,很自然的哈利·波特也就成了一种话语权。“朋友们都在看,不看的话,我和他们之间的话题会脱节吧?”一个女生这样告诉记者,她的男朋友也是一个彻底的“哈迷”。昨日,记者发现这样朋友之间陪同来电影院看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哈6》好不好看

  自己看了才知道

  昨日,几乎所有被采访的走出影院的观众都表示,《哈6》整部电影相对来讲都偏黑暗和沉闷,有些桥段甚至让人哈欠不断,但细细观看《哈6》中所埋藏的细节也是可圈可点。很多人都说,要看懂“哈利·波特”,不能带着一种世俗的心态去看,那样进入不了那个独特的魔法世界。“《哈利·波特》最成功的是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世界里不以一般人类的思维去表达喜怒哀乐,但是还是在每一个细节里都隐藏着共鸣点。”在和记者聊了许久之后的其中一个哈迷这样说。比如,《哈6》中哈利的成长,斯内普微妙的心理变化,马尔福的自我矛盾等等,都是影片中值得回味的伏笔。

  而当问到关于《哈6》在网络上遭到恶评时,不少观众表现出不以为然的神情,“网上说的是他们自己的观点,电影好不好看,还是要自己看了才知道。”

  本报实习生 朱文蔚

  本报记者 陆 芳

SourcePh Pictur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