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杭州新闻·民意大参考

文章导航

“金龟婿”难钓到,“老房客”不愿搬

中山南路“梳妆”遭遇尴尬

  本报通讯员 贝楚楚 本报记者 李冠男

  定于今年国庆节要“老店新开”的杭州市中山路,目前已进入最后的黄金冲刺期。两个半月,是留给这条老街最后的“梳妆”时间。

  然而就在这个时间关口,中山南路段沿街商业网点的业态调整却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局面:半边店铺、半边高架的“单边街”人气不足,“吓”走了不少来实地考察的投资商;而那些与将来经营范围不符要被喊停关门的店家,却因为老街老店老街坊老感情,不愿意搬离。

  目标规划:

  引来百工百业

  中山南路是中山路在上城区的路段,从鼓楼开始,到万松岭路口止,全长1.3公里。在今年2月份相关部门发布的一份《中山路(上城段)业态调整指导意见》中,中山南路的功能被定位为民俗文化复兴区、百工百业百艺百乐荟萃区,主题映像投影到了旧时杭州。

  《指导意见》称,中山南路现有的商业业态存在“低、小、杂、劣”等问题,有小型建材、小五金、小理发店、小餐饮店、花圈店、小杂货店等,以夫妻店、个体户形式为主,布局散,缺乏龙头品牌企业作支撑。因此,中山南路段内的110家店铺有79家将来需要全面调整,23家要提升改造,基本保留现状的只有8家。

  “根据规划,这里的沿街店铺要开一些市民民俗的特色店、民间手工艺店,比如古玩、字画、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品等与观光旅游休闲相关的业态。”杭州市上城区紫阳招商中心、中山南路业态调整管理办公室主任裘云龙说。

  百姓惋惜:

  小店小铺难留

  “根据规划,像铝合金店、修车行、理发店等小铺子,100%要撤掉。”这也引出了中山南路面临的难题:这些经营范围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店家不情愿撤店。到目前为止,除极少数租期到期仍未搬走的,还有20余家店持观望态度。

  记者沿街走访,不少接到撤店通知的店主无奈中夹着不解,附近的居民则对这些有年头的老店充满不舍。

  “1998年造高架桥的时候我就从对面搬过来了。10多年来我们一家都是吃这口饭的,如今要我们搬走,心里真接受不了。”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如今为这事每天发愁,小本经营全靠附近老客的照顾,真要搬了店,去哪儿落脚呢?

  邻近社区的周女士来买水龙头。听明白老板的话,周女士对记者说,这家店老板实在,如果这种店都关了,那以后水龙头坏了、水管漏了,岂不是要大老远地跑到南星桥的陶瓷品市场去买?

  五金店老板还想过一个办法:合伙——找一个做收藏品生意的人一起经营,但认识的朋友中没人能帮上他这个忙。他有点绝望了:“实在不行,只要不搬店,你要我怎么改造都行。有些‘脏’的货我就不卖了,给我留一口饭吃。”

  昨天早上九点半,记者进到鲁记理发店,三位师傅忙得不可开交,旁边还有7人在排队。鲁老板说,店是父亲留下的,60多年了。一旁坐着等的顾客接了话过去,他刚会走路的时候就在这家店剃头,20多年了,有很多回忆。“人有的时候就是活种习惯啦,我们就住在这,当然是这里的小店最方便,也最值得信赖。”

  50出头的朱水张是补鞋店的老板。他这个摊面以修鞋改鞋为主,配配钥匙,帮居民缝补。他的门面不大,但来的人不少。在市四医院工作的吴大姐听说补鞋店可能要搬的时候急了起来:“这样不行的,要是朱师傅走了,我们很不方便的。大伙有什么东西坏了放这修都放心,任何时候来拿都行。他跟我们都是几十年的交情了。”

  双重尴尬:

  旧的不肯搬,新的请不来

  令裘云龙苦恼的是,这边不肯搬走,那边也请不来人。从今年年初开始对外招商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谈成一家中意的龙头企业。问及原因,他显得很无奈:“这条路是单边街,没人气啊。”

  单边街,这个名字含义其实也简单,这条街只有一面住着人、开了店,另一面是马路。

  “中山南路对面是绿化带和高架桥。人流车流在鼓楼的四岔路口分掉了,一般的游客会往西走,去逛中山中路和河坊街,很少有往南来的。”裘云龙说,单边街的致命伤就是人气,“我们招的是收藏品、艺术品之类的店,要少了人气,不成气候……”裘云龙摇了摇头,在今年上半年他接触了四五十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大多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

  单边街的制约明显,业态调整办公室曾多次向区政府反映,区有关领导也进行了实地走访。今年上半年,裘云龙拿到了一份效果图,是由中国美院设计的《中山南路公共艺术精品长廊》。上面将中山南路单边街另一面的绿化带设计成历史碎片展示,打算用绿化景观改善单边街的局限性。但不知什么原因,该项目最后未能通过审批,这个改良的想法就搁浅了。

  硬件不行就做服务。据了解,上城区政府组成了联合小组,给要入驻中山南路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环保、卫生、审批等手续只要一个部门就能办理;在租金上,相比其他地段,每平方米2—4元的价格也不高。但即便如此,招商工作仍很难。

  裘云龙的心里有张进度表,但至今为止,只有一位退休的历史老师明确要租开一间艺术收藏品店;沿街有些已经腾空的店面,空在那里一年多了还没租出去。

  风雅清高,不如“不三不四”

  据了解,鼓楼附近共有两个老社区,太庙社区和十五奎巷,总共有一万多人口。中山南路现有的这些老铺子、小店面,虽然在外来者看来不免杂乱,在规划决策部门看来不如“古玩一条街”高雅,却是老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老街历史活生生的载体。缺乏充分民生考量的规划似乎更像是空中阁楼,徒有美好的愿望和外表,是无法给居民带来实惠的。

  沿街店家的抱怨,更是因为某些问题由来已久。2007、2008年进行的立面整治、修路,曾一度影响了这一带商户的生意。去年下半年,房子的外观漂亮了,路也平整了,又传出一纸命令,让所有“低、小、杂、劣”为风雅的“古玩一条街”让路,难怪这些店家会大呼不满。 

  采访中,一位姓俞的大伯说,中山南路就算按要求改造成古玩工艺品一条街,也好像是“半边脸”美女,半边长了胎记(高架桥),不会好看的。而他小时候,中山路上有很多煤油店、糖行、杂货店,热闹得很。人气成了气候,也就成就了商业。正如杭州那句老话:“不三不四,不能不来。”

  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陈洁行一直都很关注杭州市中山路城市有机更新与综保工程,他也对某些做法和现状表示失望。他认为,中山路的规划总的来说要明确一个核心,中山路是一条历史街区,而不是一条新街,保护它的历史原真性要被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其次才是有条件地有机更新。

  “这条老街是难得的一条老街区,没必要非搞成古玩一条街、时尚一条街。它本身就是一条传统的商业街,有着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对它的更新要在保护这些特色的基础上再做一些事情。更何况杭州已经有许多古玩街区和市场了。”陈洁行说,老街道、老房子、老店、老的人文,都应该保护。“就像有的小店,尽管规模不大,但它是爷爷传给父亲,父亲再传给儿子的,现今的掌柜可能已经六七十岁了,它在这条街上,就是生动的历史,而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使非得搞所谓的一条街,你不妨留住这些小店小铺,来一个杂货铺一条街,这不更能体现旧时杭州骨子里的市井味吗?”

  兼容并蓄的

  部分城市老街

  上海浏河路口古玩街

  这里不仅能够买到有趣的古玩,也能看到居民在露天乘凉、打牌,跟边上杂货店的小老板聊天。没有让蕴涵市井民情的小店离开,倒反让民俗风味在每个角落展现。

  台北金山老街

  又称为“金包里老街”,是目前台北著名老街之一。金山老街至今还保留着当时流传下来的传统店家,所以街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贩卖古董小玩意儿的店与传统的理发店、杂货店并存,风味浓郁。

  伦敦古董一条街

  说说是古董街,其实也不过是一些杂货店铺。卖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是七十年代留下来的生活用品、纪念章等等,还有一些很有趣的用具,更有女人们喜欢的小首饰,大都不贵,一般人都能买得起。街上还有不少喝下午茶的地方。明媚的午后,街上店里店外都坐着休息的人。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民意大参考 a0004 中山南路“梳妆”遭遇尴尬 2009-07-17 钱江晚报a00042009-07-1700020;钱江晚报a00042009-07-1700021;钱江晚报a00042009-07-1700025;钱江晚报a00042009-07-1700026;钱江晚报a00042009-07-1700027;48257178002CE175482575F5004844C7[A1-李冠男≈A5-贝楚楚≈B1-何晟];钱江晚报a00042009-07-1700024 2 2009年07月17日 星期五 “金龟婿”难钓到,“老房客”不愿搬 中山南路“梳妆”遭遇尴尬 IdPh UrlPh

  本报通讯员 贝楚楚 本报记者 李冠男

  定于今年国庆节要“老店新开”的杭州市中山路,目前已进入最后的黄金冲刺期。两个半月,是留给这条老街最后的“梳妆”时间。

  然而就在这个时间关口,中山南路段沿街商业网点的业态调整却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局面:半边店铺、半边高架的“单边街”人气不足,“吓”走了不少来实地考察的投资商;而那些与将来经营范围不符要被喊停关门的店家,却因为老街老店老街坊老感情,不愿意搬离。

  目标规划:

  引来百工百业

  中山南路是中山路在上城区的路段,从鼓楼开始,到万松岭路口止,全长1.3公里。在今年2月份相关部门发布的一份《中山路(上城段)业态调整指导意见》中,中山南路的功能被定位为民俗文化复兴区、百工百业百艺百乐荟萃区,主题映像投影到了旧时杭州。

  《指导意见》称,中山南路现有的商业业态存在“低、小、杂、劣”等问题,有小型建材、小五金、小理发店、小餐饮店、花圈店、小杂货店等,以夫妻店、个体户形式为主,布局散,缺乏龙头品牌企业作支撑。因此,中山南路段内的110家店铺有79家将来需要全面调整,23家要提升改造,基本保留现状的只有8家。

  “根据规划,这里的沿街店铺要开一些市民民俗的特色店、民间手工艺店,比如古玩、字画、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品等与观光旅游休闲相关的业态。”杭州市上城区紫阳招商中心、中山南路业态调整管理办公室主任裘云龙说。

  百姓惋惜:

  小店小铺难留

  “根据规划,像铝合金店、修车行、理发店等小铺子,100%要撤掉。”这也引出了中山南路面临的难题:这些经营范围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店家不情愿撤店。到目前为止,除极少数租期到期仍未搬走的,还有20余家店持观望态度。

  记者沿街走访,不少接到撤店通知的店主无奈中夹着不解,附近的居民则对这些有年头的老店充满不舍。

  “1998年造高架桥的时候我就从对面搬过来了。10多年来我们一家都是吃这口饭的,如今要我们搬走,心里真接受不了。”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如今为这事每天发愁,小本经营全靠附近老客的照顾,真要搬了店,去哪儿落脚呢?

  邻近社区的周女士来买水龙头。听明白老板的话,周女士对记者说,这家店老板实在,如果这种店都关了,那以后水龙头坏了、水管漏了,岂不是要大老远地跑到南星桥的陶瓷品市场去买?

  五金店老板还想过一个办法:合伙——找一个做收藏品生意的人一起经营,但认识的朋友中没人能帮上他这个忙。他有点绝望了:“实在不行,只要不搬店,你要我怎么改造都行。有些‘脏’的货我就不卖了,给我留一口饭吃。”

  昨天早上九点半,记者进到鲁记理发店,三位师傅忙得不可开交,旁边还有7人在排队。鲁老板说,店是父亲留下的,60多年了。一旁坐着等的顾客接了话过去,他刚会走路的时候就在这家店剃头,20多年了,有很多回忆。“人有的时候就是活种习惯啦,我们就住在这,当然是这里的小店最方便,也最值得信赖。”

  50出头的朱水张是补鞋店的老板。他这个摊面以修鞋改鞋为主,配配钥匙,帮居民缝补。他的门面不大,但来的人不少。在市四医院工作的吴大姐听说补鞋店可能要搬的时候急了起来:“这样不行的,要是朱师傅走了,我们很不方便的。大伙有什么东西坏了放这修都放心,任何时候来拿都行。他跟我们都是几十年的交情了。”

  双重尴尬:

  旧的不肯搬,新的请不来

  令裘云龙苦恼的是,这边不肯搬走,那边也请不来人。从今年年初开始对外招商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谈成一家中意的龙头企业。问及原因,他显得很无奈:“这条路是单边街,没人气啊。”

  单边街,这个名字含义其实也简单,这条街只有一面住着人、开了店,另一面是马路。

  “中山南路对面是绿化带和高架桥。人流车流在鼓楼的四岔路口分掉了,一般的游客会往西走,去逛中山中路和河坊街,很少有往南来的。”裘云龙说,单边街的致命伤就是人气,“我们招的是收藏品、艺术品之类的店,要少了人气,不成气候……”裘云龙摇了摇头,在今年上半年他接触了四五十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大多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

  单边街的制约明显,业态调整办公室曾多次向区政府反映,区有关领导也进行了实地走访。今年上半年,裘云龙拿到了一份效果图,是由中国美院设计的《中山南路公共艺术精品长廊》。上面将中山南路单边街另一面的绿化带设计成历史碎片展示,打算用绿化景观改善单边街的局限性。但不知什么原因,该项目最后未能通过审批,这个改良的想法就搁浅了。

  硬件不行就做服务。据了解,上城区政府组成了联合小组,给要入驻中山南路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环保、卫生、审批等手续只要一个部门就能办理;在租金上,相比其他地段,每平方米2—4元的价格也不高。但即便如此,招商工作仍很难。

  裘云龙的心里有张进度表,但至今为止,只有一位退休的历史老师明确要租开一间艺术收藏品店;沿街有些已经腾空的店面,空在那里一年多了还没租出去。

  风雅清高,不如“不三不四”

  据了解,鼓楼附近共有两个老社区,太庙社区和十五奎巷,总共有一万多人口。中山南路现有的这些老铺子、小店面,虽然在外来者看来不免杂乱,在规划决策部门看来不如“古玩一条街”高雅,却是老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老街历史活生生的载体。缺乏充分民生考量的规划似乎更像是空中阁楼,徒有美好的愿望和外表,是无法给居民带来实惠的。

  沿街店家的抱怨,更是因为某些问题由来已久。2007、2008年进行的立面整治、修路,曾一度影响了这一带商户的生意。去年下半年,房子的外观漂亮了,路也平整了,又传出一纸命令,让所有“低、小、杂、劣”为风雅的“古玩一条街”让路,难怪这些店家会大呼不满。 

  采访中,一位姓俞的大伯说,中山南路就算按要求改造成古玩工艺品一条街,也好像是“半边脸”美女,半边长了胎记(高架桥),不会好看的。而他小时候,中山路上有很多煤油店、糖行、杂货店,热闹得很。人气成了气候,也就成就了商业。正如杭州那句老话:“不三不四,不能不来。”

  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陈洁行一直都很关注杭州市中山路城市有机更新与综保工程,他也对某些做法和现状表示失望。他认为,中山路的规划总的来说要明确一个核心,中山路是一条历史街区,而不是一条新街,保护它的历史原真性要被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其次才是有条件地有机更新。

  “这条老街是难得的一条老街区,没必要非搞成古玩一条街、时尚一条街。它本身就是一条传统的商业街,有着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对它的更新要在保护这些特色的基础上再做一些事情。更何况杭州已经有许多古玩街区和市场了。”陈洁行说,老街道、老房子、老店、老的人文,都应该保护。“就像有的小店,尽管规模不大,但它是爷爷传给父亲,父亲再传给儿子的,现今的掌柜可能已经六七十岁了,它在这条街上,就是生动的历史,而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使非得搞所谓的一条街,你不妨留住这些小店小铺,来一个杂货铺一条街,这不更能体现旧时杭州骨子里的市井味吗?”

  兼容并蓄的

  部分城市老街

  上海浏河路口古玩街

  这里不仅能够买到有趣的古玩,也能看到居民在露天乘凉、打牌,跟边上杂货店的小老板聊天。没有让蕴涵市井民情的小店离开,倒反让民俗风味在每个角落展现。

  台北金山老街

  又称为“金包里老街”,是目前台北著名老街之一。金山老街至今还保留着当时流传下来的传统店家,所以街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贩卖古董小玩意儿的店与传统的理发店、杂货店并存,风味浓郁。

  伦敦古董一条街

  说说是古董街,其实也不过是一些杂货店铺。卖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是七十年代留下来的生活用品、纪念章等等,还有一些很有趣的用具,更有女人们喜欢的小首饰,大都不贵,一般人都能买得起。街上还有不少喝下午茶的地方。明媚的午后,街上店里店外都坐着休息的人。

SourcePh Pictur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