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美人靠”、尝“发根糕点”、听塘栖话讲老街故事
塘栖“新五街” 统统老味道
本报记者 余雯雯 本报通讯员 朱琳 王英翔
走下500多年历史的广济桥,迎面就是满街的木板排门。正中间的两幢转角楼,将来会分别开起“朱一堂糕点”、“发根糕点”。这里就是水北街,工人们正在铺设青石板,修筑部分老式房屋的马头墙、运河码头。“这里原来就是运河边的码头,很多纤夫拉纤的地方,沿街的房子都是平民住的。原来这里整条街都有廊檐遮挡,下雨天不用穿雨鞋撑雨伞,鞋子也不会湿,可惜后来都拆掉了。”水北街居民周荣法倚立桥头,沉浸在儿时的回忆里。
余杭塘栖运河综保工程中的“五街”是今年“第四次推出运河”的重点项目之一。“五街”中,水北街里的老风貌叙述着当年运河边码头的繁忙景象,“三条半弄”展示着塘栖深宅大院、避弄的老故事,市南街的廊檐则重塑“下雨淋不着”旧景。
今天,我们就跟随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走即将重新亮相的塘栖“五街”。
水北街160号 塘栖著名大户:姚宅
往水北街的西边走上百来米,会见得一处斑驳的古旧外墙,开门进去,可以看到一个飞檐翘角的砖雕门楼,施工人员说原先的砖雕被风蚀得不见全貌,他们按照痕迹恢复了原样。门楼下一个木门“八”字朝内开,整个门楼足有1米多厚。
这座老宅叫姚宅,据说是俞曲园的丈母家,是塘栖著名的大户人家。主人姚氏祖籍余姚,从事榨油业,早在清朝太平军驻塘以前,就已开设油车,几度兴衰。
水北街116号 整出了聚源昌旧址
站在广济桥上,一面写着“聚源昌”、“藕粉”、“糖色”7个大黑字的白墙最引人注目。它就在水北街的116号,开门进去是个天井,后面是幢二层楼房,木板都很旧了。
“原来这里是信用社,直到这次整治,才发现墙壁上有字嵌在其中,特地挖了出来,描摹凸出。才知道这是聚源昌旧址。”
塘栖水北粮站 保留原来的传米大斗
聚源昌不远处的一处沿街排门上,挂着白底黑字的招牌“塘栖水北粮站”。走进去,店内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大米斗,据说当时的米就是从这个大斗中“漏”到楼下卖出去。“民国的时候这里是庆太丰米厂,可能因为一楼比较潮湿,所以米都存放在二楼,用大斗输送下来卖。”如今塘栖水北粮站没了,但这里还是卖米的地方。
乾隆御碑处 漕舫船在此靠岸
继续往东走,一片空地上兀然竖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碑上的文字有些模糊,这就是“乾隆御碑”。相传乾隆十六年,弘历帝南巡,查得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纳皇粮情况,苏皖两省积欠额巨,惟有浙江未有拖欠。弘历帝为表彰浙江,免地丁钱粮一年,并将“圣谕”刻于石碑。
“这个石碑早些年被当做房子的围墙,所以没人发现,才免受破坏保存了下来。现在,石碑前正在新建一个码头,以及一座写有‘御碑码头’的牌坊。国庆期间游人可坐着漕舫船在此上岸到塘栖游览。”
“三条半弄”内 装上了矿灯
拥有众多弄堂的塘栖有着“七十二条半弄”的说法,至尽保留下来的避弄已不多,最有名的是“三条半弄”,即太史第弄、郁家弄、沈家弄。
现在能在市新街的中段东侧找到“三条半弄”。它们的特点就是隐匿在老宅之中,又窄又黑,每条都有百余米。最北边的沈家弄夹在沈家老宅和郁家老宅之间,郁家老宅旁的郁家弄和太史第弄隔壁靠着,最南边的是太史第弄老宅。
三条弄堂和老宅之间有侧门相互连通,弄堂的老墙和柱子都保留着,一抬头不是屋顶或天空,而是楼上厢房黑压压的楼板,所以它们被称为“避弄”,有避人耳目之义。其中,郁家弄第3进的侧门雕花显示着巴洛克的风格。当地人说,这是民国时期人们改造房子后留下来的。这次整修,弄堂顶上装了矿灯,漆黑的避弄亮堂了很多。
“三家老宅” 开设塘栖故事台
沈家老宅、郁家老宅、太史第弄老宅目前保留下来的分别有5进、6进、5进,早前都是大户人家,宅子都是难得的明清建筑。
说起老宅的“精华”,工作人员指着郁家老宅的第3进说:“地面上的这些都是‘京砖’,都是当时有钱人家才用的,我们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了。”
据说太史第弄老宅,距今已有420多年历史。第3进的房子已经没有了。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开阔的大天井。
国庆期间,沈家弄前会设塘栖故事台,用塘栖话讲述这里的老故事;太史第弄边会有越剧舞台及塘栖老照片展览。
市南街 廊檐偏倚“美人靠”
沿市新街一直往南走,过八字桥就可以看到一段L型廊檐,这是塘栖留存下来的最后一片廊檐。廊檐下还有“美人靠”——靠河的一边有一长排木制带有靠背的长椅。
整修后,沿街的房子将开发成民宿客栈,卖一些塘栖的糕点。游人可以坐在河边喝茶,听戏剧评弹,尝尝特色小吃,感受一下旧时古镇市井生活。
国庆期间,市南街将举办塘栖邮票展,塘栖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