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29版:典藏·阅兵往事

文章导航

85岁的老海军卢贤举回忆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时刻——

“海军方队,向我看齐”

  人物名片:卢贤举,重庆人,1925年出生,曾到英国接受海军训练;后在就读东北海军学校期间参加开国大典阅兵仪式。1953年他被调至青岛潜艇学院,教授潜水,1983年退休。现定居杭州。

  1949年10月1日,在全世界关注的天安门广场上,卢贤举作为36名海军战士之一,站在阅兵方阵的最前列,他在第一排第一个的显著位置,接受新中国领导人的检阅。

  能够亲历并见证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历史时刻,这光荣的一刻让卢贤举永生难忘。

  亲历开国大典,大部队早早入场等候 

  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是人的海洋,红旗的海洋,歌舞的海洋,更是一个激情四溢的海洋。

  参加庆典活动的部队、机关、群众、学生等各界代表一早就陆陆续续开进了天安门广场,在指定的位置等候那伟大一刻的到来。

  天安门金水桥前的广场上,中间是军乐队,后面是一万多名少先队员,两边是解放军和群众、学生队伍,把广场站得满满的。

  天安门城墙上挂起了毛主席画像;城楼中间上方,挂起鲜艳的国徽;东西两边挂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两幅巨大的标语。城楼的东西两边飘扬着10面国旗,城楼中间挂着8只大红灯笼,整个天安门广场显得十分庄严雄伟。

  阔步昂首走在受阅部队最前列

  阅兵式在开国大典仪式后进行。

  当时年轻的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首次公开列队出现。东北海军学校的36名学员组成开国大典受阅海军方队。我就是其中第一排第一名的排头兵。第一次穿上新的海军干部服,第一次戴上有海军军徽的大盖帽,我感到无比自豪。

  开国大典上,我们海军小方队位列检阅部队的首位,走在所有解放军部队的最前面。当时这样的位置安排,让我们受宠若惊,感受到党中央对海军的爱护,对我们新生的海军是一种鼓励和鞭策,鼓励我们去建设强大的海军。

  当我们迈着豪迈整齐的步伐经过三道门进入天安门广场时,我很想看一眼毛主席他老人家,可我是排头兵,整个海军方队都要向我看齐,我只能紧盯前方目标笔直走。

  接着,“向右看”的口令发出,但我只能紧盯着前方,就这样错过了向毛主席致敬,看上一眼的机会。

  身为新兵,竟荣幸参加了国宴

  当我们方队走到检阅的标兵位时,就听到“向右转走”的口令。我们行至金水桥侧的观礼台前停下来,与观礼台上的人员一同观礼。

  当时,只有我们海军这个方队安排在这个观礼的位置上。之后,我终于看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同志的伟大形象和检阅的全过程。我感到非常荣幸。

  当天晚上,我们36名方队成员、旗手、护旗和领队,每人还收到一张大红请柬,邀请我们到北京饭店参加国宴,我感到好光荣。而且,我们这一桌竟然还坐着聂荣臻,其他桌上也是朱总司令和军委其他领导分别作陪。

  身为一个刚入伍几个月的新战士,能同军委领导同桌共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一生难忘的幸福。

  开国大典是我一生最大的动力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很激动。党和国家对部队建设的重视,使得我们海军新兵在开国大典上受到非同寻常的待遇:走在解放军部队的最前面;在观礼台前和中央领导一起看检阅的整个过程;还参加了国宴,受到军委高级领导勉励。开国大典的这一切,成了我一生最大的动力,在政治思想和工作上都激励着我前进。

  在个人问题上,为了工作的需要,我直到35岁才结婚。当时我和老婆分居两地,我在青岛,她在杭州,两人都全心投入在工作上,于是就一直用书信保持联系,直到离职休养。1983年,我离休后,本着对军队事业的热爱和对中央领导的忠诚,又继续在部队干了8年。

  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指引下,我从筹建潜艇学校开始,一直努力工作直到年老。可以说,这一生中,我作为普通一兵,为建设新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尽了所有能尽的力量。


钱江晚报 典藏·阅兵往事 a0029 “海军方队,向我看齐” 2009-10-01 nw.D1000FFN_20091001_4-a0029 2 2009年10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