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淘金梦成真
尚贞涛做精做细下沙网,年盈利数百万元
本报见习记者 黄晶晶 本报记者 钟慧丽
从不会开电脑到办网站一个个,从靠助学贷款上大学到坐拥3家公司,团队身价过千万。创业5年的尚贞涛相信付出会得到奇迹。如今,他还在做一个不大不小的梦,带领着自己的创业团队将“下沙网”做成了小有名气的区域门户网站。他准备带着团队二次创业,分割县区级门户网站市场的蛋糕。
“揩学校的油”苦学电脑
“什么年代了,连电脑都不会开。”尚贞涛至今也不能忘记自己上大学第一堂计算机课时同学的嘲笑。出生在湖北偏远山区的他,在上大学前没接触过电脑,好奇和不服输促使他开始拼命自学计算机课程。
“当时学校机房除上课之外要收费,我求一个大四的电脑高手,帮我做了个程序绕开收费系统。”尚贞涛笑着告诉记者,那段时间,自己每天揣着一张A盘,“免费”地在学校机房里自学着各种计算机技术。“到第二年我反而教起了别人。”
2003年上半年,尚贞涛和另外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谢茂胜和娄建勇一起,开始倒腾网站、帮人制作网站等。一来二去,2004年2月份,市区一个公司请他们正式做起了“下沙网”。然而没高兴几个月,碰上网络整顿,网站停运了。
三个年轻人决定自己做。
第一笔“大广告”扭转思路
“一开始谁都不清楚下沙网以后能做成什么样。”在经历了第一次挫折之后,尚贞涛将注意力放在了帮企业建立网站和技术开发上,建个站能赚一两千元。
2007年初,杭州某企业要在“下沙网”上投放5万元的广告。第一次接到这么大的广告数额,他们高兴坏了——2005年一整年,他们辛辛苦苦帮别人做几十个网站才赚了5万多元!
这个广告启发了他们,“下沙网”应该专注于提供有用的商业信息,吸引广告资源。
通过调查和搜集,尚贞涛和他的团队在“下沙网”上做起了下沙黄页,发布了1万多条商家信息。到2007年底,“下沙网”增加了数万次的日访问量,注册会员也越来越多,“当年的广告收入就已经有好几十万元了。”
尚贞涛告诉记者,“下沙网”如今已经拥有25万名注册会员,公司每年有数百万元盈利。
从盲目扩张到做精主业
在尚贞涛的办公室里,堆着不少名为《下沙》的免费杂志。他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决策错误的产品。2007年他们还扩容了“下沙网交友俱乐部”,重组了一家同为大学生创业的广告公司——“浙龙广告”。后来的事实证明,除了“浙龙广告”实现了盈利之外,其他项目都是亏损。
“除了中止这些亏损项目以外,我们开始反思自己成功的原因。”在对全国2800多个县区进行了解之后,一个新的创业念头浮现他的脑海。2009年1月,尚贞涛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万南科技”的新公司,将目光投到了县区级门户网站上。
“目前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名叫‘门户通’的产品,为全国那些想做县区级门户网站的用户提供技术模块和服务。”
他告诉记者,“已经有几家风险投资公司和杭州本地公司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了。”
点评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指导师、浙江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张权
该项目方经过前期的艰苦经营,把做网页微利的模式转变为了主要靠广告来盈利,是个不错的转换。
现在,营销越来越注重信息到达潜在客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而目前项目方所做的区域门户网站和地方黄页刚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大型门户网站逐渐没落的时候,也许细分型的地方门户能做出一片新的天地。